以杏仁的角度嘛…是對戰爭沒有一個大致概念的。
對於遠在他國的我來說,戰爭只是新聞上的一組數字,既無法切身體會,也無從感受到痛苦。或許,我並不具備足夠的同理心。
至於他人……
「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對發動戰爭的上位者來說,戰爭是政治工具、生存手段,也是技術進步的推動力。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戰爭應該是意味著痛苦、破壞與失去的。
也許,人類的本能就是競爭、佔有、保護自身利益。人類可能天生就具有攻擊性,當資源短缺或受到威脅時,就會用暴力解決衝突。
戰爭的意義是人類賦予它的。
戰爭可以是爭奪、統治、解放、進步,也可能是無謂的毀滅與苦難。它的意義並非絕對,而是由不同的時代與人群賦予的。最終,真正的問題或許不是「戰爭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如何避免戰爭,或者如何讓戰爭不再成為人類歷史的常態?」
我們要如何避免戰爭?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從來不是單靠願望實現的,而是建立在力量與制衡之上。
布萊茲.帕斯卡曾說:「正義沒有武力是無能,武力沒有正義是暴政。」如果和平只是基於一方的軟弱,那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壓迫;真正能防止戰爭的,或許不是拒絕武力,而是如何讓武力為正義服務,而非淪為暴政的工具。
最後,我想說:人類的歷史充滿戰爭,但歷史也是人類選擇的結果。我們是否真的無法擺脫戰爭,還是我們始終選擇了戰爭?
ns18.222.58.24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