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將寫作觀點分成二十六種。對於戴夫‧金恩來說,人稱只有三個基本款: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全知視角。
▎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和讀者距離最近,可以直接將角色腦中的想法攤開到讀者眼前。第一人稱雖然親切,但卻不能從其他的視角看到故事,因為你不能寫主角不知道的事,因此你在劇情的表現上可能會受到限制。
如果是第一人稱,讀者認識故事其他角色的時候只能透過這個敘述者的角度。但是第一人稱切視角也是一種解決方法。
例子(取自原書):
我從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感謝那棵橡樹。
才不過是去年秋天,當我拿著靶子站在那稱為草地,但其實僅是成堆落葉間偶有幾叢草頭的前院,我咒罵落葉,絕無謝意。我發誓,那落葉就像是五餅二魚,在飄往地面的途中以倍數增加。下一個秋天,想必我又會站在那樹下咒罵不已。
可是現在,溽暑流連徘徊,誰要趕跨出前廊走上街,讀太陽準把他曬得胡說八道——哎,那樹真讓人舒爽啊。
▎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即是並非從單一並,甚至任何角色的角度切入故事,而是透過作者全知全能的觀點切入故事。例如《雙城記》開場白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例子(取自原書):
在南卡羅萊納的小鎮上,房子大多是蓋在高大的樹蔭下。每年秋天,受父母之命打掃庭院的孩子總是罵聲連連,因為那樹液在落往地面的途中似乎會繁殖,總是不斷地增加。但是在八月悶熱至極的午後,驕陽挾持了接到,誰要敢挑戰它,準給烤焦。所以人人都退到了自家的前廊上,等待著樹蔭下偶爾捎來的一絲涼風。
有這麼一棵橡樹,就立在卡羅‧布萊克家的前院裡。這房子是卡羅向一個男人租來的,這男人早已帶著家人往北遷居。橡樹枝葉繁茂,大不同於周遭的荒蕪。除了橡樹,庭院裡就只有幾叢雜草,一兩株細瘦的繡球花,花色淡藍而不是豔紫。
這個版本跟之前第一人稱的相比多了些資訊,但少了那份溫暖。三伏天坐在老橡樹下的真實感也消失了。
▎第三人稱
第三人稱介乎於第一人稱和全知視角之間,用第三人稱將視角放在一個角色的身上。
例子(取自原書):
卡羅‧布萊克抹掉眼睛裡的大顆汗水,抬起投注是向樹灰綠色的下方。燠熱的八月天好像是住下來了。她像大多數的南卡羅萊納州葛瑞里維鎮的居民一樣,在自家前廊上,靠著老橡樹爺爺的樹蔭躲避驕陽。
秋天時她可恨死了這棵樹。每到秋天,她會拿著靶子站在落葉成堆的前院咒罵,覺得葉子在飄往地面的途中像五魚二餅似地增加。可是現在,她坐在陽台的吊椅上,頭倚著沁涼的金屬吊鍊,覺得這樹挺好的。
3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z0eKIXFoX
▎如何決定故事觀點的遠近
第一是遣詞用字和文氣,例如愛絲基摩人有很多詞彙形容雪,而愛爾蘭人有很多成語跟雨有關。當你只用觀點人物所慣用的詞語,你不只是在告訴讀者發生甚麼事,還是透過觀點人物的經驗和感官描述事物。相反地,如果你的描述太精緻、累贅,可能就會超出了這個觀點人物的能力範圍,讀者與人物之間的距離就拉遠了。
又例如兩個大學生看著一輛野馬牌的老爺車駛過,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不同,一個可能聽到「馬達聲好大」,另一個則聽到「三零二型溫莎馬達神聖牌雙排氣管和玻璃纖維滅音器」,那讀者就會明白他們分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第二是是否能流露出觀點人物的心情。假如你想寫一場大雪。如果你的觀點人物是一名中年男子,而他這星期已經兩度清理了自家車道的積雪,然後為了遛狗你又得大費周章換上雪靴,你可能就得描寫雪「緩慢無情地下著,窒息了地表。」。如果你的觀點人物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見到雪,很高興,你可能會形容雪「輕柔地飄落,讓庭園煥然一新」。
同樣是雪,不同角色就會有不同感受。當你的描述能夠傳達角色的所思所感,敘述的距離就會比較近。相反地,你也可以讓文字不帶感情,那敘述句離就會比較遠。
3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JbLOImllf
▎甚麼情況下應該拉近距離
正常情況,距離越近越好。故事額外的說明部分如果只有傳遞資訊的功能,可能會打斷故事的節奏,為此有些作者索性將描述減到最少,這樣就讓文字變得空泛而統一。如果敘述的同時傳達了角色的個性或心情,那你就可以在說明的同時,自由地變化步調或加入內涵,卻不至於打斷故事節奏,因為你在傳遞資訊的同時也推進了故事。
敘述距離近的第二個好處是,可以傳遞一些很微妙,甚至連觀點人物都不自覺的情緒。
3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GDP254AUk
▎甚麼情況下應該拉遠距離
如果你想讓讀者專心關注某一個場景裡的行動,而非其中的人物,那就該拉遠距離。例如你某一幕需要從一個小人物的觀點敘述一個場景,你就不需要流露太多他的心思,乃至他的身世,否則讀者會高估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如果你寫的角色因為是個小孩,或著沒有受過教育,沒有足夠的詞彙描述一件事,你可能需要拉遠敘述距離來寫。
3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7Apzt4UZ0
▎關於第三人稱中的切觀點
例如書中舉了一個《寂寞之鴿》的例子。
「要來點酪乳漿嗎?」朱利一邊問,一邊伸手拿壺。
「不要,老爸。」喬伊討厭乳漿,但是朱利很喜歡,每次都要問。
「你每天晚上都要問他一遍。」愛蜜拉站在閣樓上邊說。她覺得每天回家都問完全一樣的問題,很煩。
「以後別問了。」她厲聲說:「他要乳漿的話讓他自己去拿。已經四個月了,他一滴也沒喝過,你可以放棄了吧。」
她嚴厲的語氣讓朱利吃驚,好像任何一點小事都能惹惱愛蜜拉。邀兒子喝杯酪乳漿有甚麼不對?不想喝,說聲不要就得了,而她不就說了嗎?
戴夫‧金恩不太推薦在短小的段落中,像這樣頻繁切人物觀點,因為讀者代入一個人物是需要時間的,這樣讀起來會很抽離。
當然也要看情況,或作者是不是想營造某種特殊效果。有時候劇情需要,作者必須要表達兩人或以上的心境,那作者可以考慮如何呈現比較好。
3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RDtstJsrv
▎自由自在地變換敘述距離,打造獨一無二的效果
戴夫‧金恩有一個客戶,在一個場景中描寫一個女人下班回家發現丈夫的屍體,作者使用了各種敘述距離來營造緊張的氣氛。
收先作者形容她回到家,把車停進車庫,走上步道——用的是相當遠的距離。但是隨著她越來越靠近屍體所在的臥室,左者開始使用這個女人的言語來描述,她的情緒也逐漸加濃了描述的色彩,把讀者逐漸拉近她的腦袋裡,直到她打開燈看到丈夫吊掛在天花板上那一震撼的一刻。這種漸進加強場景強度的手法很妙,讀者並不會察覺,像是在下意識中發生變化,效果卻很強烈。
如果作者能自由自在地活用敘述距離,就能營造出各種各樣的效果。
ns 15.158.61.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