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寫作的基本結構
作曲必先學樂理,作畫必先練畫功,作文必先習文筆。偏偏今日的人太過輕視寫作這回事,以為把一堆面書和推特上的帖文併在一起,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個故事。表面上,漢文寫作的門檻看似很低,似乎只要懂得漢文就行了;如果是寫粵文的話,甚至連書面語的用字也不用去考究。在網路文學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去寫小說;由於失去了編輯的把關,無論小說的文筆多低劣、修辭多窮乏、結構多混亂,只要夠多讚好、多轉發、多瀏覽量,就會被當成是鉅著了。不講神理氣味,不求格律聲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中小學的漢文寫作教學總是由記敘文開始;至於描寫文、抒情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則教得比較晚。於是有些人就有種錯覺,以為記敘文很容易寫。只要把記敘文六大要素:時間、人物、地點、原因、經過和結果併在一起,不就構成了一個故事了嗎?於是就很多人在網上亂寫一通,以為自己是在寫小說、寫故事,卻沒有認真思考如何把這六大要素天衣無縫地連接起來,只是把一堆散亂的帖文放在一起。故事不是筆記,不是列表,不是清單,而是脈絡。
古人早就知道支離破碎的資料不能構成一個合情合理的故事,故此文言有「起承轉合」之說。起,即文章起始,交代事件的起首或背景;承,就是根據開頭,發展故事的矛盾和衝突。轉,就是矛盾和衝突爆發,或劇情發生意想不到的轉折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高潮。合,就是把故事總結,陳述結局。這種四段結構在白話文小說寫作裡,就成了我們所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除非是寫小小說,否則小說通常都很長,短篇小說最少也千多字,長篇小說更可長達十萬字以上。然而,初學者如果一下子就寫長篇小說,就很容易令故事的結構失焦,不知道如何鋪陳「承」和「轉」,甚至在寫「合」的時候,竟然把「起」的故事設定的忘記了,或是把角色人物的名字和性格都忘記了。故此,初學者必須由一千字以下的記敘文開始練習寫作,務求充分把握起承轉合之結構。例如《最後的感恩祭》講述孔牧師在被紅衛兵殺死之前主持最後一場聖餐崇拜的過程;故事情節不多,篇幅不長,卻言簡意賅,行文流暢。
起承轉合不是四個獨立的部分,而是互相緊扣、密不可分的肢體。故此,故事的發展必須流暢。即使不是故事,不是記敘文,也會有起承轉合的結構。例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展示了如何利用步移法把「起」與「承」連接起來,起、承寫景,轉、合寫情。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在「起」已經清楚交代寫作背景,在「合」帶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斯語重深長的政治理想,把整篇文章的每一段落融為一體。
沒有地基就沒有樓房,沒有結構就沒有文章。結構是可以事可以學的。古今鴻文甚眾,故姚鼎曰:「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則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唯有,多讀鴻文,少打飛機,才有助提昇寫作技巧。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