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以前中學的時候,有一篇文曾經定過這樣的題目「你認為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還是其他?請試着表達你的想法」。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2AnaTPz5w
我身邊的同學都在這兩者裡擇其一、又或試著平衡兩者,我卻是在紙上寫說「兩者都不是,我認為人性本利」,人性所扎根的地方,就是功利的「利」。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AhkuVyjer
從我們還是寶寶的時候開始,我們已經懂得權衡利弊,知道只要哭喊就可以令自己需要的人,尤其是帶來安全感的母親回到我們身邊。而在作為小孩的時候,想法也是圍着自己打轉,會為了一份食物而打鬧,為一件玩具而爭搶,甚至絕交。本質而言,小孩子的兒戲其實都是基於取悅自己,以自己作為中心。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ydhuHVGP4
而到中學,在「君子」「小人」論的教育氛圍下,身邊的朋友普遍都是以善惡來分辨人的好壞,我們都會自訂一套道德標準來箝制自己。在別人面前用符合良好形象的行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論是企圖被人喜歡還是被人重視。這種姿態在早熟的孩子、討好型人格中最為常見。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SgWAOqbBp
即使長大後,人正常依然會先衡量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什麼事情對自己是有利的,再作決定。就譬如作為創作者,哪個地方的政策對自己的職業包容性更強、更為有利,自己就會對此作長遠打算,計劃將來往那裏移居,這樣就能夠自由而低風險地向外表達自己的想法;又或者作為一個存蓄頗豐厚的普通人,當可以選擇的時候,也會想移民去一個福利更好、養老措施更完善、對自己家庭而言更安全的國家。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KZN8un2t8
善和惡只是社會給大眾分辨哪些人和行為是對社會群體有或沒有利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一個與法律無異(分辨有沒有罪)的制衡措施,令人們的行為受限於制定好的標準,引致人能被劃分成的身分,除了「君子」,就只有「小人」,完全違背人性本身的複雜和多面。而誘使人性產生其複雜和多面性的,正是人的動機和選擇,故我才說人性本「利」。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T7Zkkx5i6
至於人性本「賤」,是基於我對自己和周遭人的觀察。人經常會對身邊擁有的東西覺得理所當然,譬如一直在你身邊照顧你的親人,以及他們對你的包容。雖然經常都很囉嗦,但是沒有了他們,你可能不知道如何洗衣服,不知道如何省錢之餘填飽自己的肚子,還有無法排解屋內除了自己以外,空無一人的孤單。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yzTBSLETj
這也是為什麼往往愛情方面,情侶失戀後會經常感覺悵然若失,內心空落落的,因為精神上可以賦予情感價值、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人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空窗期。然後腦海就會浮現關係改變前,對方對自己的好、充滿愛意而珍貴的時光、偶爾的互相關心和問候…然後自己又會想挽回這段關係,又盼着對方能回心轉意、追回自己,這一切亦正是因為人對平常美好的忽視,對缺陷的放大。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iQIrUKXTT
故在人懂得自省之前,難聽點說,就是會犯「賤」。
8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6LWkkmJrs
(但當然,若然和那人真的不合的話,以往再怎麼美好也不要回頭,不然也只會互相折磨,倒不如好好理解和感謝對方,然後學會放手。)
ns 15.158.61.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