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雖然還是學生,但我是一名中途轉到美國的高中生。
其實很多人覺得美國的教育很好,但其實只是換了種方式而已,該有的優勝劣汰都還是有,只是頂多在美國唸書更容易接觸到一些違禁品而已。
好吧,都看到這裡了,就往下聽聽我的經歷吧。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對英文的了解也僅限於「ABCD」,連二十六個字母都串不起來,乍然被丟到一個全是美國崽子的地方,很慌。
就像一個本來被父母牽著出門的小屁孩,逛夜市時這個想要、那個想要,滿心滿眼都是對花花世界的讚嘆,卻突然被鬆開了手,就這麼迷失在複雜陌生的環境裡。
你會發現,你不知道怎麼求助,不知道怎麼謀生,甚至不知道怎麼在那個環境下呼吸和存活。
第一年我沒交到什麼朋友,和誰講話都得端著筆電翻譯,上課聽不懂、下課別人在講什麼也聽不懂,很令人……絕望。
後來我交到了一群中國人朋友,本來覺得「他鄉遇故知」,雖然不算故知,可至少也說同一個語言,一心想融入進去。
可是他們不怎麼在意成績,是家裡有礦送來混學歷的那種。跟我家賣房子送我讀書不一樣——我那時候鬼迷了心竅,花著家裡的血汗錢打混摸魚。
並不是說每一個出國留學的中國人都很混,相反地有些家裡非常有錢,有錢到他自己形容「姐姐哥哥考上好大學,他爸各送他們一輛跑車」的那種,成績全A+,非常努力。
好的說回正題,那群中國人真的可謂「不務正業」——打遊戲說髒話開黃腔都算還好,還有學校裡打架的、抽電子菸的,甚至去嫖的。
甚至有個女的,不詳細說,只能說非常混且夢想著當偶像出道但是對自己沒有半分自知之明——她曾經算是勸我抽電子菸吧。
我後來跟他們這群人斷了交,但還是在學校找不到幾個說的上話的,就這麼無根萍似的飄了整個八上。
八年級下學期,有個七年級的韓國人和他朋友有兩節課跟我同堂,而且這兩節課分別在奇數和偶數(我們一天上奇數的課,一天上偶數),每天都會見到。
他們和我成為了朋友。
興許是父母不在身邊太孤單,這樣溫暖的接納就像是雪夜裡的燈火,我暗戀了他大概半年。
他是我無聲而起又無疾而終的初戀。
總而言之,在畢業舞會他和他朋友兩個七年級不知道為什麼跑去湊熱鬧,結束後和我一起在加州夏天涼爽的夜走回家。
那天我蹬著鞋尖收的太緊的高跟鞋,穿著無袖裙和絲襪,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每走一步腳都痛。
我有電動車,本來我就打算騎著自己回家。
可我還是牽著車和他們走了一路。
準確來說,是我開著頭燈在前面走,聽他們在後面閒聊胡扯。
他的朋友是女的,是一對雙胞胎。兩個人性格大不相同,一個虎得不行,另一個就偏女生一些——我知道後者喜歡他。
那天和他一起走的就是她。
我們在小區的馬路分道揚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就像日出就消散的露水和幻夢。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來送我,但是我在心裡希望是。
我邁入了高中,忙的左支右絀,現在再回想起來——我好像忘了他的臉了。
那算了吧,接下來講講我初入高中一個月後的感想。
其實還不錯,上課老師講的很風趣,甚至帶你玩遊戲——代價是老師希望你真正理解而不是只會背答案,因此作業基本都是填空。而你想像國內刷卷子一樣,考試碰到看不懂的選擇題靠麒麟臂蒙對?
做夢。
有時候評分甚至不靠考試,靠上台報告、靠小組做題目,不會與人交流,就等著被其他組員排除在外吧。他們會把東西默默做完,好心的會丟給你一小部分要你講讓你不至於沒成績。不過假如真的被冷暴力,到時候別人報告,你光站在講台上巴著眼看,老師是不會評你的分數的。
哦對了,我們也沒有高考。
加州的學制(我不敢說全美,因為我不知道其他州是不是這樣)是在高中四年的所有學分和成績加起來申請大學,但是在四年中每次考試都要很嚴謹,因為考不好會拉低整個GPA(平均成績),說不定到時候申請的時候就是少了這麼0.01分。
而且這邊每個人的課表都是不一樣的,取決於你的選課和程度——每節課都會跟不同的人一起上,每堂課是單獨的,都可以選擇跳級(honer、進階、AP(大學課程等等,也可以加選譬如運動隊或是自己創社團),跳的級越高學分越多。
這裡基本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可以選擇每堂課都跳級,但成績都不及格還是一樣申請不到好大學。AP課程還有考核,假如沒考過就不會給學分(AP課是考試的入場卷),報名還要錢。
簡單來說,越努力可能帶來的收益越大,但是在超過一個程度後,對我們這些晚去的小孩來說,要付出的努力成指數增加。
跟分數有關的還有志工時數,就是去做志工,成績單上也會加分——基本想申請到有名的大學不做是不行的,除非有特殊理由並且讓校方接受。譬如以前就有一個案例是有個很窮的高材生因為要照顧家裡六個弟妹所以沒時間做志工時數,但是他真的優秀到讓學校破例,那就另當別論。
這也造成了分層,譬如成績非常好、家裡也有錢、自己有才的那些會像氣層一樣聚成一團,少一個你都融不進去——這裡有錢的多的是,有一次我和我姐約uber共享汽車,常規價錢還約到特斯拉,也難怪這麼多人想過來。
言歸正傳,這裡的生態圈比國內複雜多了,因為沒有人會看著你,你選擇上進還是墮落只在一念之間。如果真的要形容,國內的生態圈像是填鴨式的養魚場,這裡就是資源豐沛卻險峻的自然河川。
你要枯燥痛苦但是安逸的活在象牙塔內,還是做那逆流而上、一躍成龍的鯉?
很多人一定會告訴我後者,但別忘了,我們的父輩、祖輩都是養殖場裡的溫順肉魚,不是在環境下物競天擇下產出的強壯本地品種。他們被環境馴化了,我們言傳身教的東西自然沒辦法在野生的環境存活下來。
這代表著,假如要不顧一切的將自己野放,你要付出比原土魚類更多的努力,去適應水質、水流和以比同輩快上幾倍的速度成長,不然只有被大浪拍上岸、乾死在陸地上的份。
不是我誇張。別人的母語是英文,活了十四年就用了十四年,自然能講的流利。我一個才學了兩年的要想正常的交作業、報告,相當於需要比母語學習者學習語言時快七倍,兩歲就要能流利的講出高中的程度。
最後我想對讀者說的話:
「你們一路走來,辛苦了。」
雖然我沒走過你們的路,但還是希望這句話給你們帶來一些安慰。
-完-
ns 18.68.41.16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