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地區名校」裡,學生都一定程度上重視學業成績和升學,不然就不會刻意挑這類學校了。日常習作繁多,所有都算到期末成績裡。看著這些工作量,還沒有動工已經覺得累人,想要把臉埋到被窩裡去。
聰明的學生,當然有破解方法。
沒完沒了的習作,只是要學生複習所學。每周的小測只是要學生有危機感。學期中的考試影響大一點,但只是那麼一點,拿六成分數就已經足夠了,對我來說,不難不難。關鍵還是期末考,其他的都只是前菜小菜,前面的即使不合格還是缺考缺交,都是小菜一碟。日常老師見到缺考缺交的學生,都是提議另外某幾份功課佔期末分數的比重加大一點就了事,老師們也不希望學生補交補考,學生這時候只要低頭稱是就能過關。
學生都明白的,我們的功課量大,老師的批改量也大,如果還要處理學生的補交習作,甚至製作補考題目,他們不用睡也不能完成工作啊。再者中學一到三年級的成績對一、二會壓根沒有任何影響,校方沒必要追得太緊,只要學生不太過份就完事。
作為一個懶惰又想過關的學生,當然要充份利用這個機制,避重就輕就行。
中一至三的時候我英語比較弱,失手比較多的科目也只有英語,家長日的時候班導師主要針對我的英語不好說個沒完沒了,十五分鐘的時間就是學英語的態度糾正,坐在旁邊的老媽冷嘲熱諷,唸我「平日只懂看電視」、「跟朋友玩不能學英語啊」,每次我都頂撞「時間用在其他科目上嘛」,老媽見到成績單上其他科目的確不錯,也不能繼續唸我甚麼,畢竟,她即使想要提供甚麼支援,也不知道要做甚麼、怎樣入手,倒不如想一下隔天上班的時候,在哪裡賣東西能賣好一點,女兒我又不是很沒分寸的人,只是骨子裡惰性重而已。
「活得還不錯的時候,不用想多少吧,享受就是了。」
直到中三,開始要面對兩會了,我才開始重視成績,跟我一直以來根本沒重視的學習方法。
看到自己的成績跟選擇權還有一段距離,雖然也不是十分想進大學,可是現在如果不唸書,難道還整天跟朋友混時間嗎?中三的我其實也心知肚明,這不是健康的生活,所以我開始正經唸書。
萬事起頭難,其實唸書要怎麼做呢?
自小不重視學習方法和意義的我,唸書於我而言只是應付父母的期待,還有是自由的交換券,學校不時安排的生涯規劃課啊,知識力量的講解啊,我都是半睡半醒的精神狀態下聽完就算,與其說那是學校給我們的啟發,我卻認為是學校為我們安排的休息時間︰不用交功課,沒有考試,下課就沒後續。
可能我沒有認真上這些課的關係吧,現在要我思考讀書在我生命的地位、讀書法之類的,說實話,我沒有答案,我亦相信大部份同年齡人,即使上過很多啟發課堂,也是沒有答案的。我年紀還小,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是很正常的事吧?
當下的問題是「不會讀書」,要解決的只是這點。
思考一下讀書應該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很簡單,就是把書本上的內容理解一遍,能背的就背,記憶愈深愈好。
「好的,那麼就做一遍吧。」
中三學年初,課業不多,但是每周依然有至少一次測驗一次考試。我開始用新的學習方法,每天複習。中三開始,內容明顯較中一、二艱深且數量多。
中學下課時間是四時,回到家坐在書桌最快也是五時,直到睡覺的晚上十一時這六個小時裡,能做的不多。
這是地獄的開始。
每天五時開始的複習,一直的唸,一直的記,功課也不能忘記,十多門課,說真的,每天時間根本不夠用。
努力過後,接過成績單,雖然為分數沾沾自喜,往下繼續看平均分排名,完蛋了,我進步的同時,同學們都在進步啊。
「下一個學期我一定要更用功,已經沒有機會了。」
根基打得不好,要追回來是相當痛苦的,而且同場較量的是各種書神,天天只管唸書,這根本是要在落後了的賽跑裡要超越前方的選手一樣難。不是不可能,基礎固然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現在的學習方法不能令我超越同學們。
學習法方面相當困擾我,說真的,中三的我雖然唸書九年,但是我發現自己真的不會如何有效地學習,臨渴掘井式的學習,要安全渡過考試,只求個合格是容易的,但是兩會在前,選科在即,合格鐵定是不夠的。
第一個學期每天學習六小時不夠,好,我把學習的時間擠出來,就看看同學們有多少能做到我這種程度!
「上學期我每天複習的時間是五小時,但結果來說,不足夠,只好找方法擠出更多的時間了。」
ns 15.158.61.2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