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或者說漢/華夏文明誕生在一個得天獨厚的環境:東亞大窪地。
窪地的位置適合孕育文明;它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東臨海洋,在上古時期免去絕大多數敵人的入侵。窪地的氣候四季分明:太冷不利農耕,牲畜的生養也容易損失。臨海的高溫通常代表對流旺盛、雨量充沛,環境恢復力旺盛。中華帝國的西部疆界大致符合「榆林-騰衝」這條地理分界線上。這條線以東,以丘陵平原為主,沒有一座山脈可以構成明顯的阻隔,適合帝王征戰統一與統治。
若在地形較獨立的地方,如四川盆地、閩東、嶺南、雲南,則不時有地方勢力僭越稱王。但這些地方不像歐洲,很難透過海洋與各地點對點地交換貿易品。這些地方勢力缺乏鹽、鐵、銅、銀之類的必備資源,也很難透過公平交易取得的話,就容易引起戰爭。
因此軍閥割據,在億萬中國人心裡就是「戰亂頻仍」的代名詞。69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6fnZfpxJz
東亞大窪地的中央有幾條流域橫貫數萬公里的大河,定居期間的民族很快發展出適合當地的生活方式;北方民族長於放牧,視雨量草場的榮枯選擇發展出定居或遊牧的文明。南方文明長於農耕,定居的生活發展出一個又一個中心聚落。從黃土高原到黃淮平原,又南到荊楚平原,名為「華夏」的民族在通商與戰爭間逐漸融為一個文化共同體。
華夏民族一開始採行「部落聯盟」的政治體制:由一個又一個的小部落推舉出共主,幾個共主面對貿易糾紛、經商路線關稅、農耕地與水源糾紛等界線紛爭,為避免戰爭的巨大成本,逐漸採行原始的「聯盟」體制。各部落進而推舉經濟發展及軍事力量強勢的部落首領成為「共主」,行之有年後,由於受限生產技術,各部落發展也因先天的環境制約,除非部落首領本人惡搞,否則各部落之間的實力並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於是,這個聯盟「共主」很快變成世襲制。
前面提到,華夏是一個大河文明。河流流經的土地會堆積上游肥沃的有機質到平原,發源於此的文明自然成為一個定居的農業文明。但大氣活動很難預測,河流的淤積也會導致氾濫。但河流的流域很長,整治起來需要聯盟間的通力合作,而統籌一切資源的工作,也就落在了聯盟的「共主」身上。
東亞窪地孵育了生活方式相似的華夏民族,而在窪地邊陲因生產方式而習俗不同的其他「蠻族」就成為落後的少數民族。與美索不達米亞到歐洲習於海洋貿易的文明,根本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人類的原始狀態,其實跟其他動物差別不大。學經歷越低,對自己陌生的生活方式越沒有包容性。歐洲這種文明多頭並起、互相競爭的文化方式,其實能加快各自的進展,也較能培養出文明之間、個體之間的合作尊重與互相學習的共識。這或許就是東亞窪地孕育出的華夏文明,習慣找個對錯、標準答案原因之一。
ns 15.158.6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