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11月左右決定要把【天鏡】的第一個篇章【星花火下的詩歌】,也就是序章以及第一章的內容,從頭到尾徹底編修一次,終於完成了,轉眼已然三月,大概又是在工作縫隙間掙扎的緣故吧。
這次編修主要是希望能夠比較整體、從頭到尾的審視,除了以往的找錯字、語病和邏輯錯誤外,重點是打破原本的編排,除了刪除部分劇情外,也加入了許多劇情,希望讓劇情完整一些:大部分是沒有寫出來的劇情,或背後的設定,例如開篇的天空降下作戰,原本作為設定上的事件,加到了開頭,作為世界會被毀面的連結(同時也讓其他短篇在寫的時候可以無須顧慮這個事件的保密,輕鬆不少)。
一開始我覺得,現代的小說必須要「有快速如速食」的開頭,所以將原本第一篇章的篇幅進行非常大量的刪改,不過好像不是那麼理想,或許也是自己想太多了,現在願意看文字的人並不會那麼厭煩文字,主要還是看劇情的推展(大概)。不過仔細想一下,【天鏡】原本的框架就注定是慢節奏的作品,無法過分強求劇情的快速推展吧。
另外,就是【天鏡】的視角問題,採用「自己」作為人稱的書寫方式過於特殊,如果從本質去看,【天鏡】仍然是第三人稱的作品,如果從形式上去分,或許是第一人稱,但說實在,到現在我自己也很難界定是第幾人稱。為此,我打算朝兩個方向改變。
第一,是刪除文法上容易誤會指稱者的句子,因為「自己」這個詞並不等於「我」,而是映照著句子裡的主詞或受詞,所以當「自己」這個詞出現在省略主詞的句子或是鄰近受詞的時候,就會造成解讀的必要以及分歧。雖然我從小學習國文或其他語言的時候,就會也必須按照前後文以及語境去解讀代稱詞的意旨,甚至理解何處的主受詞被省略,猜測主詞是甚麼,將其理解為閱讀的一環,因此閱讀並不會有影響,只是放在小說這種長篇的載體,閱讀是非常快速的,確實沒有玩「文法小遊戲」的必要,也容造成判斷錯誤。所以我這次大量地修正有牽涉「自己」的句構,尤其是避免前面提到的兩個特點,
第二,就是丟棄中途半端的妥協,徹底分流。畢竟先不論特殊人稱,能不能接受「一三人稱混寫」或是只接受「純一、三人稱」一直都是個人偏好的問題,幾乎跟香菜一樣。所以我決定將【天鏡】分為以「自己」為人稱書寫的版本,和純三人稱的版本發表。將後者當作推廣用,但自己還是寫著原本自己喜歡的版本,這樣就能不顧慮地去書寫了。
【天鏡】的設定上,我希望是緩慢節奏,讓讀者可以慢慢感受「天空世界」的存在,好好地認識這個世界的人們,而不是理所當然的覺得誰本來就能做到甚麼事,所以雖然是奇幻小說,但我也希望呈現比較嚴謹與真實的設定,所以儘管會偏離世代最受歡迎的做法,但第一篇章仍然是一個點出後續主題的篇章,並沒有甚麼主角威能的橋段。結構上而言,是由四組主要角色「傅升、蘿甫」、「郭紙、陸百合」、「梓帰、雛雪」、「官雲笏、子鴿」的四個主線編織而成。八個人有不同的本質、背景以及追求的願望和實現的過程;身為唯一一個超越世界存在,主要故事不在故事主線的時間段中,但又解釋整個故事因果和世界觀,能夠串起所有故事甚至外傳短篇的角色,子鴿實在難以捨棄。
身為作者,或許與讀者有著全知與不知的誤差,但其實子鴿這個角色,設定上是超越一般人的存在,或許本質上就無法用常人的認知去理解,既使使用「自己」這個比較難以理解的特殊人稱,但根本上,歸咎於子鴿這個角色本來就難以理解吧。但不這樣做,那就更無法理解了,我雖說是好不容易找到「自己」這個稱詞,但不如說好不容易找到了「子鴿」,並不是追求甚麼文學所以使用這個稱詞,而是八位角色給我看見的景色即是如此,只有這樣才合稱,我更像是拙劣地照樣描繪出來罷了。所以我還是希望,即便難以理解,但理解之後,才能了解她。所以,就只能寫吧,就寫吧。
後續,既然作為原版的【子鴿版】已經調整完畢,那麼後續的規畫自然是依照原版調整成純第三人稱的版本,原本已經有試改一些,由於原本的人稱看似一稱,但本質上是三稱的緣故,所以要修改其實意外地簡單。此外,原本只是寫興趣的外傳短篇,雖然都是獨立故事,但其實也是補充本傳設定(還有檢測設定BUG)的重要作品,所以後續也想要建立比較固定的書寫制度,目前想到的是學習日本連載與單行本的制度,開一個各故事集中發表的「雜誌」與另外經過更多修整,以同一個故事一起發表的「單行本」。(目前整理出最重要的8個外傳:【墟落天使】、【貓娘與枕】、【公權至此門止】、【見無見的琉璃花海】、【遺落的鏡界線艾普希隆】、【廢柴魔法使與花銃迷宮的最簡攻略法】、【公主軍旅】、【紫花少女迴園】,希望能養成碼字的習慣就好了)
另外,也有計畫找幾個朋友或是專業人士,以有償方式請他們試讀(毒),用以作為後續規劃的參考,或許比廣徵的方式有效吧。
ns 18.68.41.17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