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相處,多少都需要掩飾自己的想法。好像化裝和穿名牌一樣,人們多少都在為融入一個群體而努力。所以謊言是「禮貌」,是「聰明」,是「懂事」,有「同理心」,也是「會為人著想」。
「適度的謊言」往往能夠使想要完成的事情順滑。促進人和人之間互惠互利,減少衝突和意氣之爭。但到底「適度」是在哪裡?從哪裡開始,謊言是對相信者的「傷害」?
「適度」的考量,是扭曲的環境?才使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説越來越多謊言嗎?最終模糊到了人人都覺得「真相」才是傷害,「事實」才是不溫柔?模糊到了「會說謊」就是一種珍貴的「才能」?是一份最頂級的「溫柔」和「愛」?
我認為謊言並非真正的溫柔,長遠下去會使整個社會對「個人」的期待,高到不可理喻的標準。真正的溫柔是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並想辨法在這樣的世界下一起快樂地生存下去,共同創造更多真正的幸福。
比如我們往往會因為想要符合別人的期待,而遮掩的自己的負面情緒。上班時,老闆問你工作辛苦嗎?上學時,同學問你昨晚有念書嗎?於是慢慢地,我們巧妙地建立在職場上、朋友圈裡的「形像」就內化成為了「自己」。然後又因為別人的期待,於是又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個人認為這樣下去,很可能某一天愛我們的人,對方並不愛真正的我們,而是我們編造出來的「形像」及其產生的價值。趟若某天我們想要「活出自我」,就變得沒有利用的價值,身邊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
一開始,我們說的謊,大多都並非出於惡意。只是想體諒他人的心情,或者希望自己是個更好的人,想要避免衝突,有溝通表達的餘地等。畢竟,在殘酷的世界下,彼此相愛,互相理解,求同存異是如此的艱難。層層包裝之下的我們,都只是一顆尋求溫暖的,普通的心。
我也認為有些謊言,的確是在殘酷的世界裡,在某一時一刻保護了我們。但很遺憾的是,我們都不是會讀心的普通人。長久下去,無法「成真」的謊言,似乎最終也都是傷人的。何況沒有「真相」的話,又何來人與人真正的互相「理解」?
也許有些人真的能決定撒一輩子的謊,在人前人後過上雙重人生,戴上見光死的面具。用謊言掩蓋謊言,無限循環…但這樣的說謊,對自己不也是一種傷害嗎?
凡人,始終無辦法完成所有人的期望的。最終,我們都會成為某些人眼裡的「壞人」。
再者,如果被逼說出口的謊言不只是讚美恭維或我愛你呢?如果所謂「對一個人好」的方法,就是責罵和貶低。所謂「打是情,罵是愛」、「打在兒身,痛在母心」?那請問「被愛的人」是有「社會義務」地必須要接受嗎?
我認為這些為了「更遠大的目標」,連重要的人之間,也都可能要解釋說:「在那時,說的那番話,或做的那件事,都只是為了什麼什麼而已。看開些吧,我心裡絕對沒有這樣想過…
這些說謊的人是「人渣」與否,真的只是「被說的人」心裡的感性、理性、目標和自尊之間的「一線之隔」而已。別人用再大的道理,這種事情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當事人才用資格說要願諒不願諒,理解不理解。
但這個世界是很殘酷的,比如社會的風氣認為「輕度家暴」,還要為了要「以和為貴」,為了替當事人的經濟原因著想,多少會希望要「弱者」去容忍「強者」的謊言。更希望這種謊言忍下去,是真的會「有可能」成真?「弱者」的心裡,會終有一天「體會」強者的苦心,繼而產生「感激」?並感受到「背後的愛意」?
我認為,即使真的有這種「大目標」,施行者又是真的如此「無私」又「無可奈何」的。但每個人所掌握的資訊和自身去作出的判斷都不太一樣。在什麼情形,該用什麼手法,來達成什麼目標,大家都有微妙的不同。
而當每個人都為了達成自己「良善」的目標,在彼此間的謊言都越說越多時,最終還是會令人不禁懷疑:到底在對方的心中,在「我」和「目標」之間,到底熟輕熟重?
再套用回家暴的這個例子,孩子又不會讀心,究終還是會開始懷疑:「父母是否真的愛著我,還是利用我?」、「這個世界上,是真的有人想幫忙我的嗎?」這樣難以自抑的感想,長遠帶來更多不可見的傷害。比如對人的不信任,以及學會說更多的謊來正當化自己。
故此,我認為,真相也許很殘酷。但謊言加上再多的愛,都不會成為真的。只是在這個人人都不說謊就串步難行,活不下去的「溫柔世界」。也許我們都只能一邊為了追求欲望而修飾,又一邊暗暗希望對方,即使看穿真相,也能包容最真實的自己了吧。
16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szpkRu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