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為何我的筆名會取名為「奕茹」和為何「我」會選擇哲學這條崎嶇路的自述。
在我高二那一年,我爸因為癌症離開了。那一年,我因為家庭與感情因素,會長期陷於憂鬱、自閉情緒中,甚至會自殘、想一些不好的念頭。我會每週固定去輔導室諮商,同時,我也會寫文章或是看小說來抒發情緒。
寫文章時我便會思考:若我以後決定要認真投稿小說了,我的筆名該叫什麼?用本名,好像有隱私問題;用網名,好像又怪怪的——試想一下,假設哪天我成功出書了,作者欄那邊寫著「滿月」二字……果然是怎麼想怎麼怪!思索著,我的腦海中浮現了日文的「生きる」(活下去)一詞,我便想,也許我可以取這個名字警醒我好好活著?由於中文裡沒有「ki」發音的字,因此我以「iru」為出發點,最終想出了「奕茹」這個名字,自己提醒自己活下去,像不像過去的自己在為現在的自己加油打氣?
又說哲學,為什麼我會選擇這個科系,其實原因很簡單——我想找到「自我」,從最初我想讀哲學到現在,從來沒變過。在我接觸哲學前,我活的很迷茫,感覺好像過得很充實,但要我說,又好像很空虛。直到我在小說中看到了由忒修斯之船衍伸出的問題:怎樣才算保全真正的自我。
於是我開始在思考「自我」本身,又是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呢?小說在後面引述了斯賓諾沙在《倫理學》中提到的一段話:每一個事物就它自身而言,都在竭力保存自我的存在,而事物所竭力保存的自我,恰恰就是那個事物的真正本質。
我銘記於心,同時也被深深吸引,從那時起我就決定我的大學科系要讀哲學,也開始接觸相關書籍,於是便有了現在、有了正在努力找尋「自我」的「我」。
-------------
作者有話要說:
是說其實很多人都以為我的本名是奕茹,但其實真的不是啦#
這段路走的坑坑疤疤,願能在最後找到真實。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