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作為一名青少年,除了書本上的學術知識以外,我們更要有一顆仁慈仁愛的心,不僅僅是對人,要對一切衆生都要有一顆慈悲為懷的心,這是做人的基本,更是我們將來立身處世的指南和規範。因此,我的父母和師長經常以身授道,在教學課程以外,通過各個方面對我施予慈悲仁愛教育。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jMrs5sJMW
走向慈悲仁愛的第一步,我們需要培養同理心。站在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面貌,同樣,站在對方的角度,我們就能理解對方心中所想。要想做一個慈悲仁愛的人,首先我們要向別人展示一顆同理心。因此,父母和師長經常教導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在餘暇的時候,他們總會鼓勵我去參與志願者活動,記得有次向露宿者派發麵包的活動中,有一位義工因為該露宿者沒有向他表達感謝,就生氣地罵了一句:「有沒有搞錯?我好心派麵包給他,他這個乞丐連多謝都沒有一聲。」但是被他罵的那位露宿者好像沒有聽見似的,繼續啃食着手中的麵包,這時,帶領這個活動的社工姐姐走了過去,並向那位露宿者道歉。正當我對此感到疑惑的時候,其中一位露宿者說了一句話,他說:「不到非不得已,誰會去做天橋底的蛀蟲?他只是一個聾啞人士,請原諒他吧!我代他謝謝你了。」我瞬間恍然大悟,人們總是認為乞丐是社會的蛀蟲,卻沒有想過他們為何淪落至此,所謂對他們的幫助,也只是一味盲目地施捨,然後自己認為自己很偉大。因此我明白到,只有真正理解和體會他們的處境,才能夠真心真意對他們施以關懷和幫助。美國作家哈珀·李也曾經說過:「除非真正从一个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否则您永远不会真正理解他。」及後,為了更加了解社會上的弱勢社群,我自願性參加了一個校內的V R體驗活動,體驗劏房人士的生活,通過這個活動,我可以以第一視覺去體會他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難處,藉此增加自己的同理心,因為我將來想成為一名社工,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並以一顆真心去填補他們缺失的愛和關懷。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79VmtP81G
走向慈悲仁愛的第二步,我們要學會互相合作,彼此尊重,互助互諒。《漢書·匡衡傳》中有一句說話,「同心合意,庶幾有成。」意思是想要取得成功,單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達成的,要齊心協力,才能夠取得成功。然而,從前的我是非常畏懼要組隊合作活動,因為我害怕平平無奇的我會拖累整個團隊。多虧校內老師推薦我參加一個名叫《香港200 》的領袖培訓活動,透過此次活動,我不但有機會和其他學校的人一起學習領導技巧,還透過團體挑戰了解彼此的個性,明白到合作的重要性,到最後,更組隊合力完成了一份為社區而設的報告書。從素未謀面到後來相識相知,再成為彼此的好戰友,到最後我們更收穫了珍貴的友誼。俗語有言,「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通過與人合作,我們可以各補長短,令彼此的長處皆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亦能加深彼此及自己的認識。我亦明白到「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臉頰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了嘴唇,牙齒也會感到寒冷。合作不是支配,而是平等的,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的人,要懂得尊重他人,允許彼此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彼此的合作才能樹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持久。自此以後,我不再害怕與人合作,更開始期待下次與人合作,互相學習的機會。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ffSUxyATG
走向慈悲仁愛第三步,我們要學會解決衝突的方法。無論是校園還是日常生活中,我都會不免與別人產生磨擦,每當這時我都會向父母抱怨,然而,父母經常以一句說話來引導我,「你不能讓所有的人喜歡你,卻能減少別人討厭你的原因。」這亦是哈佛大學的成功名句。要想解決衝突,首先是要學會檢討自己。每當衝突發生的時候,我們總習慣將錯誤推到別人身上,但每每都是大家都有錯,而大家各自都不知道自錯。因此,父母教導我要學會檢討,要先學會意識自己的錯誤,才能令別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俗語有言:「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大家先忍一忍當刻的怒火,再各自退一步想想自己,衝突就不會形成。前美國總統林肯亦都說過:「不要以怨恨相对,应以慈悲为怀,让我们共同奋斗来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接受父母教導後,我決定做好自己,少些憎恨,多些慈悲為懷,相信只要按照這個方針,再糟糕的事情和關係都會向好的方面發展,所有紛爭和誤會亦會平息。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QT6eFJsFd
總括而言,作為一位青少年,父母和師長通過培養我們的同理心、教導我們解決衝突和學會互相合作,向對我們施予慈悲仁愛教育。透過教授我們同理心,我們學會站在對方角度,真心為對方着想;透過教授我們互相合作,我們學會彼此認識和尊重;透過教授我們解決衝突,我們學會少些憎恨,多些慈悲。師長和父母施予我們慈悲仁愛教育,培養我們的正向價值觀,讓我們學會如何愛人如己,多些關懷與體諒。等到我們將來,可以把我們所學到的仁愛和慈悲傳播開去,讓社會以至世界都多一點慈悲和愛。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1HNgCXV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