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這世上總是要思考一些東西,比如生命的意義,和明天午餐到底要吃什麼這類重要的事情,前者可以稍微往後再思考,可明天的餐點可是相當重要的議題。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ruoc0SAh2
明天早晨我肯定會一邊機械性的工作一邊神遊,所以不能思考午餐要吃什麼,但是等等吃完晚餐後的飽腹感,會讓我無法對食物感興趣,這讓我無法做出正確的決斷。以此判斷,我大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思考明天的午餐到底要吃什麼這件重要的事情,可短短一個小時倏忽即逝,因此我必須快速做出決定。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ebosmdozb
基於身體營養的考慮,我可以花個十分鐘騎摩托車到附近的餐館點餐;基於進食效率的考慮,我可以走路去一旁的便利商店買個飯糰果腹;基於生命樂趣的考慮,我可以選擇昂貴的食物去滿足自己的虛榮與胃口;基於哲學思想的考慮,為什麼我們非得在這時候進食呢?
自古時起人類祖先本就是手邊有什麼食物就進食的生物,我們什麼時候為自己訂下了規矩框架,將一日三餐束縛在特定的時段呢?說到底我們如今思考午餐的想法,已經超出了人類祖先的生活,我們不必擔心營養的來源,反而可以循著口味去挑選自己喜愛的食物。
可這麼一想又有些不對勁,明明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基因學來講,我們之所以對食物有所偏好,是為了辨識哪種食物有著更高的營養價值,正常來講是這麼解釋的。
我記得根據生物學來講,進食將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人類感到快樂,以此促進人對於進食的渴望。所以吃飯是快樂的,可重複的快樂會讓多巴胺的分泌下降,使的每一次進食的快樂也會隨之減弱。
是啊,我們人類就是隨著身體的內分泌系統起舞的動物,我們追尋著快樂,可快樂是什麼呢?是多巴胺這類的物質嗎?我們人類肯定不承認的,我們肯定不承認自己的快樂源於如此膚淺的理由,可似乎一切都在表明我們的快樂系統與其他的動物沒有區別,我們人類從不是萬物之主。
在這無數的年歲中,無數物種隨著環境而興盛或衰落,乃至於徹底滅絕,沉寂於大地下的殘骸,就如同我過去思考過的午餐計畫一樣,只能緬懷,卻又毫無價值。
總有一天我們人類也會這樣吧,我們的城市會回歸大自然,餘留下的事物會有新的智慧生物拾起,緬懷我們嗎?
很難想像如今高樓遍布的我們為如何消逝,就如同我口袋裡的金錢一樣,總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離開,或許我們該思考,我們該如何面對大自然?
說到這裡,飛鳥築巢、蟻群成窩,這些都是他們改造自然的方法,而這些都被我們統稱為大自然,說到底我們的一切物質也都是取自於自然,我們就像普通的動物一樣築巢,由自己的雙手讓環境變得更適宜自己居住,照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建築物也該是自然的一部分。
或許也會有個生物這麼紀錄:有種名為人類的生物會用鋼筋混泥土建築出方塊,並住進去其中,在大自然看到的話可以拍張照,又或者在附近找個地方吃個午餐什麼的。
而我,如今正留下這個紀錄,並且正思考著在這附近找個地方吃個午餐,也在這時我才明白,我可以成為那個紀錄者,短暫的擺脫人類的身分,去記錄人類的歷史,以及去附近找個午餐填飽肚子。
很好,一個小時過去了,我還是沒有想到午餐要吃什麼,所以明天就和大家一起訂便當吃好了。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