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不到樓
這可算是頭號的共同困擾了。(筆者在這兒衷心感謝測量師學會的梁燊測量師最近為各專業人士就此議題再次發聲)。現時的樓價動輒過萬元一呎,各區物業的最高呎價像健力士紀錄一樣屢屢被打破,好像大家買賣房屋不是用來住,而是當遊戲破關來挑戰一樣。
辣招有甚麼用處? 我們這些沒有父蔭的年輕專業人士,連一個物業都沒有,拿著所謂被外界羨慕的每月數萬人工,但是現在普遍房屋的首期要最少100萬,重覆,是100萬,我領份月薪5萬的人工,扣除開支後,要儲多少年才有100萬? 還未計樓價會不斷攀升,到儲了100萬的時候,房子又升到要過100萬首期才買得到了,大家都正在追逐著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房子是必須的,知道為甚麼社會的怨氣這樣大了吧。連住這個基本需要都滿足不了,還談甚麼經濟建設?
當然有父蔭的,或是贏在起跑線得以「一脈相連九龍塘」、手持多個物業的專業人士就另當別論。不過這類專業人士始終屬少數,特別在年輕專業人士群組中並不多見。
2) 30++接近40仍單身未有著落
每年的Joint Professional Networking Drinks 都有很多打著認識另一半旗號來參加Networking的朋友們。年輕的男女生有很多,但也不乏一些30++,他們努力利用這些Networking機會去認識更多跟自己門當戶對的異性專業人士,好讓自己可以早日脫離單身,或是尋找到心儀的另一半。
專業人士的圈子中30後才結婚並不出奇。不過到了30++接近40,大部份人都已成家立室,包括專業人士,上臉書一刷看到某醫生夫婦的新生兒子,再往下刷是某測量師的一對可愛雙胞胎,身邊的朋友開始談論著奶粉尿布,繼而是Playgroup和幼稚園學位。Whatsapp的群組變成了像親子王國討論區。這下好像自己變了異類,甚麼的已婚朋友聚會,尤其是跟已為人父母的朋友的聚會都不敢去了,週末寧願窩在自己的小天地裏,自己一個品紅酒,開電動車,看電影。朋友圈漸漸轉變為一些週末興趣群組,女專業人士還會體驗品紅酒、吃雪茄、駕賽車這些好像是沒有孩子的羈絆才可以盡情享受的奢侈興趣。
30++接近40仍未婚,還得獨自承擔支出,房貸自己一人還、汽車自己一人供,另外家中遇到甚麼事也得獨自面對,還要有心理準備將來自己老了,要一個人照顧自己,一個人去看病。
3) 論資排輩的文化
「他是某某名醫的兒子,可不要得罪啊。」
「他是老闆謝律師的女兒,所以就順理成章可以坐這個合夥人位置。」
專業人士圈子中的論資排輩文化比起其他行業明顯,法律界中,如果某某的父母是律師或司法界人士,那他的路肯定走得比沒有背景的行家容易,尤其是父母為著名法律界人士,或在出任公職的時候,大家看著「他爸是X律師」的光環都不敢輕舉妄動。
此外,一切都是看年資辦事,這在律師一行特別明顯,「你的年資如何,你的收費也必如何」。但這兒說的是收費,不是收入。年資高但收入低的,要麼被質疑能力,要麼被懷疑是有靠山故不用賣力。年資少但收入高,你是顆超新星(掌聲有請)。
誰叫在專業圈子裏,拼的是收入和地位。
4) 要培養「指定」的興趣
身為專業人士的一員,大家總會被行家們薰陶而漸漸培養以下任何一種或多種的興趣。
名車
跟我讀一遍:名車。顧名思義,名車不是指滿街都是的大眾化日本車、或「成行成市」的Tesla電動車。名車是指保時捷、瑪莎拉蒂、法拉利。平治也要看是甚麼Class。ABC Class一概不入流。
為甚麼是名車? 這可算是我們偉大的前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以前的專業人士地位高,收入也好,能夠負擔過百萬一台的名車,「春風得意瑪莎疾」是專業人士的身分象徵 。
試想想,週末戴著黑超,在北大嶼山公路以時速110公里開著自己買的黃色保時捷911是何等的驕傲。
品酒
想必所有的專業學會都有Wine Tasting Workshop(品酒工作坊)吧。看著一個個色彩繽紛、設計不同的酒瓶,將酒倒進杯中,呷一口,再用上看似專業的形容詞。「Dry」、「Fruity」已是最簡單的了,最基本的還得分清Cab Sav和Merlot,更深層次的「像玉桂和覆盤子的味道」、「XX木的味道」…… 還要不說法語也得說英語,隨口一句外語,讓別人覺得他的層次不同,身上頓時散發海歸或ABC/BBC的味道,更令不少本地薑自愧不如。
且看公司律師們的房間,你一個酒櫃我一個木盒,每年的美酒佳餚巡禮,務必要進入場中央的那個Lounge,品嚐要8個Tokens才能喝到的名酒。
專業人士公司的Annual Dinner必備節目就是品紅酒。一大群愛酒高層不約而同搖著Riedel酒杯,然後嗅一下,再呷一口,跟著妙語連珠說著那酒如何的好、如何的名貴。
一般百姓管它1982還是2012,波爾多左岸還是右岸,總之入得了口的酒,加上美食,再加一班要好的朋友,就代表著一個歡樂時刻。誰叫大家是專業人士,我們可不是一般百姓啊。
高爾夫
這個不用多說了。現在很多「贏在起跑線」的父母都送他們的孩子去學高爾夫。甚麼名人高爾夫球會員、甚麼打了18個洞談了一宗大生意。高爾夫球絕對是晉升上流社會的階梯。
揮一揮球杆,萬千生意機遇在面前,還可以令自己的健康、素質以至社會地位提高,專業人士們當然也得投資在這個範疇上吧。
特色深度旅遊
別誤會。不是週末去韓國掃貨,也不是放假到泰國做SPA。特色深度旅遊是指到一個特別地方遊歷之餘,亦親身體驗他們的獨有文化,汲取一些非旅遊書或教科書所提供的經驗,學習一些非固有的新知識。目的地也有點講究,最好是說出名字後大家都得谷歌一番才可以找到的地方,例如Empty Quarter。
不去這些特別的地方,感受這些獨特文化,又如何突顯專業人士的特別社會地位?
其實很多年輕專業人士都只是打工仔,靠著專業知識換取比起其他同齡人士相對可觀的收入,以及相對可觀的社會地位。專業人士圈子就像一座圍城,雖不至於「城內的人拼命往外逃」,不過「城外的人拼命往內走」卻是必然的,且看每年的DSE狀元都偏好選擇醫科和法律就是了。
但是我們的心聲和困擾,又是這座「專業圍城」外的人所聽得見、感受得到的嗎?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