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這系列就復健一下,之前弄水庫娘企劃太燒腦了,這邊隨便打些雜文整理思緒。
前面談演算法,其實暗指無形的牢籠,但無形的牢籠不是只有演算法,現實中還有道德民俗法律等會限制自由的東西存在。
以追求自由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障礙,但有些人寧願被限制也不想感受到不安失去人生重心,所以談到從眾。
既然談到從眾就不得不談偽善與鄉愿,這兩種自欺欺人的形式,也是偽君子主要的特質。
那麼,正文開始:
~
He felt his smile slide away, melt, fold over and down on itself like a tallow skin, like the stuff of a fantastic candle burning too long and now collapsing and now blown out. Darkness. He was not happy. He was not happy. He said the words to himself.
From Fahrenheit 451, 1953
~
前言~何為偽善?何為鄉愿?
教育部辭典所謂偽善的意思是假裝善良,而善良的意思在辭典中為「心地端正純潔,沒有歹意邪念。」
那麼偽善的意思就是兩者合一。
心地端正純潔這是反映在外表上,端正的意思在辭典中典故來自莊子「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一句,可見端正即為義的一種表現。
這裡的義,指的應該是正義,而正義於辭典中解釋指的是公理,公理在辭典中的意思就是「世人所公認的道理」,而這裏的世人的意思其實就是周遭的人。
所以偽善這件事,就是外表假裝自己是個公道的人,有公理的人,而且沒有邪念。
但既然有個偽字,指的當然就是其實內心有著歹意邪念,卻假裝自己很善良。
歹意對應的是純潔,邪念對應的是端正,邪念就是不正當的念頭,這裡指的不正當就是不合理、不正確、不端正的意思。
那麼偽善的善主要關鍵在哪,是在公理上面。而公理就是世人,或自己認識周遭的人公認的道理。
也就是說,偽善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從眾的行為,但這個行為並非源自於恐懼或自身價值觀的判斷,而是一種偽裝。
講白點,就是披著羊皮的狼啦。
而鄉愿其實就是上篇文所提到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沒有主見,只好從眾朝大流的人。但這類人的欺騙性更強,外表看似忠厚老實,討人喜歡,也不會與人爭執,但其實內心沒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明辨是非。
「鄉愿,德之賊也」這句應該有讀過論語的都聽過,但為什麼會被稱為德之賊,也就是敗壞道德呢?
先討論道德是甚麼,國語辭典中道德的解釋是: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範與準則。
其實這就是在指公理,也就是世人公認的道理。
鄉愿的人在身邊的人都是好人的時候看似沒有問題,當道德敗壞,身邊有壞人的時候,為求自保不敢得罪,往往是跳出來跟著壞人一起行惡的。對它們來說是非善惡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保全自己。
如果信這種人,跟著他行動,那就會被他一起帶偏。但這種人平常時候很容易累積聲望,畢竟看起來就值得信任,所以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那就是敗壞道德,因為多數人在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宜,往往是找他人來參考。尤其是從眾的人會找團體中最有聲望,或看起來最正直的人。
當這樣的人本身開始歪斜的時候,道德就會被敗壞,因為從眾者比起正直且會據理力爭的君子,更喜歡那些鄉愿,不願意得罪人的人。
如果偽善是披著羊皮的狼,那麼鄉愿就是被狼逼著吃羊還吃得很開心的羊。而且這隻羊自己吃得開心就算了,他還會帶領一堆白癡羊跟著吃羊肉。
何為偽君子?
君子,國語辭典解釋是才德出眾的人,才是才華,德是品德。才華指的表現在外的才能,這裡的才指智慧,是腦袋清楚思考條理分明,能指能力,是有行動力。
品德就是上面提到的「鄉愿,德之賊」裡的德,也就是道德。
結合起來看,那麼君子救是一個要聰明有智慧,要有行動力,要有道德的人。
偽君子就是假裝自己有智慧,但其實是非不分;假裝自己有行動力,其實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欺瞞眾人;假裝自己有道德,其實滿口仁義道德但內心卻完全不以道德為準則的壞人。
這類人,想的是如何依靠群體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們會特意掌握話語權,主導整個群體的行動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行動。甚至於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誤導扭曲團體的價值觀來營造可以讓自己為所欲為的環境。
以前我總認為偽君子就算假的,當一輩子就變真的了。但其實不是這樣,所謂的偽君子,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的本心不合外表,而是他為了維持偽裝而犯下的種種惡行,是對整個團體有害而無利的。
為了假裝自己是君子的形象,所以被發現做了錯事,就必須靠撒謊來隱瞞甚至誤導團體,比方說找個替罪羊來為自己的惡行買單。
承接團體的問題想要提高聲望,卻不願意腳踏實地,而是用各種方式來敷衍掩飾推諉責任,到最後問題沒解決,團體的心卻亂了。都在找是誰的錯,但真正犯錯的偽君子卻啥事都沒有。
對於整個團體來說,偽君子是絕對有害的,尤其在這些人扭曲了團體判斷事情的方向時,很容易把真正的好人給趕出去,只留下對團體有害的壞人。
久而久之,團體組織的向心力就會消失,多的是想從中得利的壞人,而身為幫兇的從眾者在被壓榨,為偽君子的錯誤與私慾買單的時候,他們甚至還會感謝偽君子,崇拜偽君子那「高尚的品德」。
所以為什麼我會說不想跟從眾的人溝通,因為扭曲的價值觀背後必定有個源頭。
通常源頭就是那些偽君子,他們會舉著所謂的「大義」講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躲在團體背後行惡事卻還能被當好人崇敬,能在這麼荒謬的背景下還深信不疑的從眾者,哪裡有救?不如不救。
如何判斷偽君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如果身為某個團體的一分子,想要在這之中判斷誰才是偽君子其實有點難度。
因為偽君子不會特意主導,通常都是指使他人去主導事情。這樣它們才能夠以「認同者」的身分來抬高自己的評價。
為什麼這樣能抬高?因為他們深知人性的自私,知道如果是主動跳出來,很容易被認為有私心。
那麼只要由其他人跳出來提議,自己在準備一份道理(通常是對大家有利之類的理由)說服大家自己為什麼支持這個人,就能夠提高自己的聲望。
大家就會認為哇,這個人不會去反對他人的提案,他是一個能為了團體放棄己見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判斷一個提案被提案者提出來時,後來的支持者是否有私心,尤其在刻意隱藏的情況下。
越高明的偽君子,講道理的技巧就越厲害。他會讓你認為他沒有私心,他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這個團體。但私底下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就是因為對自己有利他才支持。
其實換個角度想,如果是真正對的,對團體有利的事,當仁不讓不才是應該的嗎?
為什麼偽君子不敢這樣做?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理由,就是責任。支持提案的責任比提案者的責任輕很多,如果提案最後失敗了,還能把提案者推出去當替罪羊。
而偽君子這時只要用一些「識人不明」、「思慮不周」的藉口,就可以做好切割,把事情撇的一乾二淨。
甚至於失敗本身就在偽君子的計畫中,他的得利是來自於失敗而非成功。所以故意讓計畫失敗,再找人背黑鍋。而他可以從團體的損失中得到利益,卻不用承擔失敗的責任。
也因為這樣的行為模式,偽君子是需要同伴的,所以他會慢慢地把親信或支持自己的人聚攏在自己身邊,想辦法給予它們某種優勢,甚至形成緊密而秘密的利益共同體。
當團體中有看似很多的人在喊同一件事時,其他從眾者就會被氣氛感染而動搖並失去判斷的理性。這時候假的多數就變成真的多數,這也是偽君子慣用伎倆。
他們遇到責難時,第一個搬出來當擋箭牌的一定是群體,因為把群體跟自己掛勾,才能讓大家支持他並對責難他的人感到反感。
如果是正確的事,就算只有自己也會堅持下去才對,但偽君子絕對不做這種蠢事,他或他們一定是會群體行動。
就像狼人殺遊戲裡的狼人們,如果在白天辯論時不一起帶風向,村民很容易就會找出不正常的狼人弔死他們。但實際上狼人們知己知彼懂得互相配合,反觀村民只能互相懷疑猜忌,所以就算村民人多,很難敵得過狼人。
結語~偽君子不可信
嘛……所謂的信任,對團體是有益的。
一個團體中如果眾人信任彼此,在合作時效率會很高。大家都相信彼此是為了團體好而努力,就少了質疑跟牽制。只要大家盡自己本分把該做的事做好,團體就能成長,就能夠越來越好。
但如果一個團體中出現一個偽君子,那麼沒有主見的從眾者就會被它們慢慢拉攏,信任就會開始消失,道德開始敗壞,團體就會停滯不前,甚至會不停衰退直到瓦解。
所以偽君子不能信任,不能與偽君子合作。跟這種人組成團體一起合作做事情只會害死自己。
如果在一個團體中發現偽君子,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自動退出,因為跟這種人鬥實在太累了,而且多數人都不會發現偽君子的害處有多大。
附錄~
為什麼我會這麼了解?因為我自己就是善於偽裝自己的偽善者。大多時候我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並不會考慮團體的利益。
不過我更聰明,看得更遠一點,很多時候我明白團體的利益被放大了,我才能安全地吃下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至於名分?聲望?太大了還會破壞偽裝,我吃飽了撐著才去要這個。
同類相斥,我絕對不跟同類在同一個窩裡,尤其是沒有自知之明的同類。這種人就豬隊友,只會扯後腿而已。但要是一個窩裡只有我一個,我就會慢慢的吸,偷偷的吸,以永續經營的概念在不破壞團隊的前提下取得利益。
但如果團體陷入了困境,別期望我會出來幫,我肯定逃得遠遠的。
至於公理正義我當然是不信的,因為多數人是愚笨而從眾的,你跟他們講這些他們也不懂,甚至是不想懂。思考太累了,跟著大多數走就好,大多數的人認為時麼是公理正義,那甚麼就是公理正義。信這些人的公理正義就像相信前面的羊沒有走錯路,遲早會害死自己。
所以我說,我就是偷偷躲在羊群裡,偷吃羊肉的狐狸,不過我知道羊群養著我才不會被更可怕的猛獸盯住,所以我低調。
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
ns 15.158.61.2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