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讓我說說現在醫療的體系和情況,再帶入主題。提前,我是一名局外人,一名大專生,不是內部或專業人士。
相信大家對香港的醫療情況,人手短缺問題耳熟能詳。我不排除政治因素,是一些政策上的不合理。
但是,公立醫療設施被濫用或供應緊張,不只是香港的問題,英國的公共醫療服務﹑美國的醫療保險也出現同樣問題。
主要的因素是甚麼?我不在此列出數據性資訊,而是靠我平日觀察作出己見。
我認為是誤診和病變。
誤診
一:因為有許多人的觀念就是自己認為身體上有甚麼事就會看醫生。這個問題發生在中年人士至老人家,因為這一類人對網絡未完善使用,另外是不知病情的嚴重性,抱著「去了再算」的態度求醫。
反而較為年青的一輩,特別作為新一代專業人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三個字SunGuts 等),懂得利用新媒體(Youtube等等)有效地將一些專業的判症知識傳佈給使用者,讓他們能對自己的病症有有初步的認知。
二:刻印印象。就我個人以然,我一開始是不知道物理治療師是可以醫治痛症,直到我上網找了找,才知道他們不只負責復康運動。
三:代溝。
病變
我認為這才是主要,某些細菌或病毒多數都能潛伏數十年。而訓練一名專業的醫療人員除了花費時間之外,還花費個人金錢。
但病症確診只需要一瞬間,這樣令確診率不穩,康復率又不會這此而下降,加上長期病患的因素。使病人和醫療人員不成正比,加上醫療人員也是人,也是會病的。
所以,在這極端的比例下,只要有一種強大的不治之症傳開的話,人類將再次面對黑死病一樣的災難。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認為現今的醫療情況是十分險惡。
醫務人員背負著保護人類文明的責任,卻要獨自承擔風險與壓力。
而我認為「安樂死」是病患一種偉大的決定。他們選擇結束自己的性命來釋放了更多專業勞動力。請記住每位長期病患所花費的不止於金錢,還有護理人士的精神和時間。
當然前提下是病患自願性質下的「安樂死」,不是第三方意願。當「安樂死」普及化的時候,長期病患的開支必會大減,同時造就更多人手。
在這些人手照顧一班被長期病患折磨到半死的人,而那班人亦不想活。同時間,亦有新症抱持著「我要活下去。」的精神。但因為社會認為「所有生命都應該請救」時,長期病患者鎖住了人手,不能幫助新症病人。
這些醫療人員當然會愛莫能助,但有人從那些痛苦地活著的長期病患者的角度出發嗎?
你認為他們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嗎?
特別是衰老病,是不能治療。一些老人病患病,光是承受著病痛已經難受。但他們亦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在拖累著醫療人手,我不排除有人不是這樣想。亦有些長期病患者能樂觀面對這一切。
我曾經看過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影片
48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VpOggfwRq
一個重點我想展開於 9:57
執行「安樂死」的醫生說道「我認為醫生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改變想法。」
而我個人意見是改變想法的不只是醫生,還有社會主流價值觀。也就是我跟你的價值觀。
因為一旦討論著這個問題時,人們往往只看到死亡的數字,被「絕望」嚇住了。
察覺不到死亡跟出生比列是掛鉤的。
為甚麼古代選擇一夫多妻,目的是盡可能生出更多後代,防止絕後的可能。隨著醫療的進步,一夫多妻被質疑其重要性,亦為了釋出婦女勞動力。
同時,戰爭科技亦開始高效化,一枚對步兵的火炮,其實不需要命中才有殺傷力,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也是造成傷亡的主因。在戰爭時期,不得不說政府會鼓勵生育,本能加上人為,出生率自然上升。
所以,一次﹑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口急升,亦有足夠工作機會,才有精彩的六﹑七十年代。
但現在,大家都明白,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人類便完了。也就是說,人類失去了流動的去處。
世界人口是目前全球的總人數。世界人口已在2017年4月24日16時21分(UTC)達到75億人。 #維基百科
人類在不能透過戰爭手段使人口流動的結果就是在2100年人類會達到112億。我不是在叫正常人都應該「安樂死」,更加反對發動任何戰爭。
因為戰爭是一種不可逆的經濟發展模式,而可持續發展人口可能是未來的道路了。
現在,我們的敵人不應該是其他人﹑不同持分者﹑宗教﹑性取向﹑觀念。
我們現代的敵人是我們自己。
同理心﹑自律性﹑反省能力﹑學習能力﹑抗壓﹑分析能力等等。都是因為時間不同,而需要不同。公元前需要武力,公元後就已經開始對理論知識產生各種需要,人才亦不再只需要武將,還要有文官。
到了現在,已經不是光靠武和文來分辨了。但這樣子說下去便會離題。
就此,我認為「安樂死」是一種透過個人犧牲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的流動率。但提前是病患不能或低機會康復及出於自願性。
而我害怕將來有天,「安樂死」普及化時,可能會面對濫用死亡來逃避問題的手段出現,特別是新世代給人一種悲觀的感覺和上一輩的不花時間和精神了解後代的情況嚴重。
如果政府有意推動「安樂死」的話,這些問題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道德上,醫生是否應該放棄生命或病患而不選擇救治,過於哲學性質的問題。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