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毒室的哲學Live中,偶然聽到簡導的藝術態度及將來願景,一開始聽還先感到算了罷... ...他提出一個想法:2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JTmZs8U43
他不太喜歡八十年代(任何地方)風格,但香港上一代的藝術家,可以將八十年代的香港特色變成一種美(四哥有特別指王家衛),到現在2022年,又有沒有人會將二千年的香港也可以變成另一種令人世界注意的美感?或是這只不過是每個人去到不同的年齡層就會有不同的接受及喜好,人是會改變。(大概是這樣)2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qzxvGsLBS
聽到這點,我如一開始所說,似乎我們這一代的創作人,或是應該說,似乎沒有空間去令這件事發生。不過零零碎碎的作業必然會有,但當中藝術高度或深度如何,還有香港人本身經歷過的傷痕,是否這麼短時間內放下,再去被美化的畫面所吸引,再回憶「這樣的香港」?似乎真的很難。2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GC9NT7EMn
不過,幾位嘉賓主持也認同,香港人無論是創作者或是觀眾,大家也漸漸認同本地創作,亦開始有更高的水平,雖然資源上永遠都不會足夠,但亦如小龍最後提到的一點,正正因為大家都窮,所以只好將作品做到最好。當然這方面有很多詮釋,可以是沒有太多商業考慮,做更多更純粹的「集作」,說有更多層次的故事,或是追求完成自我。
其實在香港搞創作,正正是二千年起,大部份藝術工作者都背負著一種「阻撚住晒」的評價,面對經濟動物的旁敲側擊,大家都默默繼續做好自己(或是說了反抗也沒人在意)。這種情況,回到說故事的文字世界,其實至今也沒有改變,都是要用市場或是與產業權威的關係下來衡量作品價值,創作生態,由始至今都是這樣惡劣,因為考慮到大眾配合,就算沒有經濟考慮,或多或少也應該找到同好區,來變成一個「市場」,繼而發展下去。
「窮」,正好就是我們的資本,然後透過不同作品去突破或完成每個層次,再發現更多的本我及與世界的關係,這也算是不錯的方向。
所以,沒有回報,甚至反問回報的本質意義是什麼?是否在阻止追求發展的自己?
我不知道。但有經濟回報最少是一種實際支持,如果只是「加油」,「阻撚住晒」的評價就只好原句反射。2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rBQi5GV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