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改名的雀兄,現在不叫季候鳥了?
這本《地下共和國》是我初來蕉園時,讀完的一本作品,想來已是三個月前的事。那時候,我還不太認識作者雀兄呢!現在,跟雀兄已經會愉快地交流了。
我希望,我會繼續在蕉園,認識到更多的好友,讀到更多的好作品吧?
簡介
在近未來,因人類作的業,地面已不適合生物居住。人類亦紛紛搬到地底,並建立起一個全新的社會體制、文化生活與生存方式。可以說,除了同為「人類」外,他們的世界與我們讀者居住的世界,有著根本性的差異。
在那封閉的地下世界,有一種被命名為「偽物」的怪物。傳聞這種怪物會吃人、很恐佈,必須通報政府,把偽物消滅。故事的男主角,少年阿初在某天回家後,卻發現領養自己的養父是偽物!阿初因為眷念親情,不忍養父被政府抓走,毅然踏上冒險的道路,尋找拯救養父的方法。
文筆
首先,這種主題實在是太難處理了!作者為讀者呈獻了全新的世界、全新的風俗、全新的生活模式、全新的人際相處與全新的文化。到底甚麼的文章,才能處理這種主題?
答案是:「旅遊雜誌」。
然而,作為一本反烏托邦小說,它是不可能寫成旅遊雜誌的,對不對?因此,雀兄使用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她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來側面播寫,那世界的人在想甚麼,考慮和顧慮甚麼。
為避免劇透,讓我舉一個「不是」取自書中,卻與書中文筆接近的例子:
熟客向店員說:「你都出來社會工作三年了,同期生都領養了孩子,你還不領養孩子,不怕氧氣補給用盡後,政府斷絕支援嗎?」
這句,除了顯示出店員的人際關係與別人不同外,還一口氣透露了該地的文化、生活習慣、資源限制,以及社會常識。
這種對白,背後的資訊量非常豐富,角色一輪閒聊下,讀者除了讀到故事的推進外,也對該世界的理解深刻了幾分。而且這種寫法,亦能很大幅度地減少字數。
《地》的故事初期,作者寫了很多這種對白。因此,讀者會自覺地減慢了閱讀速度,細心思考每一句的含意,並自行在腦中重新架構出《地》的世界觀。這是《地》一書前期聰明的地方。
這技巧卻也是一把雙刃劍。
當劇情進入高潮,讀者不自覺地越讀越快,希望了解下一刻的故事走向時,忽然來一句資訊豐富的對白,對節奏有一定的影響。就像駕駛時,終於走到高速公路,卻出現了一盞交通燈。
我們還是遵守交通規則吧。所幸,這情況並不多,雀兄的文字處理方式,仍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劇情
《地》的世界設定,雖然與現實世界大有不同,但雀兄並沒有以此作為劇情逆轉的原料,這一點非常非常值得稱讚。然而,我在不劇透的情況下,能說的並不多。
在同類小說中,常見到「為甚麼劇情會這樣發展?因為世界觀設定裡有那個東西!」,雖然讀者能接受,但心裡總會有根刺。
《地》並不會這樣做。它只會向你展現出新世界的設定,然後隨著人的天性與本質,採取最合理的行為。易地而處,讀者也會採取跟某些角色類似的行為。每個主角與配角,甚至是路人角色,在那些設定下,都有非常合符人性的舉動。
可以說,雀兄是一位非常理解人性的作者。而她對每個人物的描寫,都能牽動我的情緒。親情、愛情、大地之情,甚至私欲、貪念,每一個「人」,都從或長或短的描寫中,展現出立體的黑暗或光明。這種反烏托邦式奇情小說,初嚐必然會覺得苦澀重口味,但適應後,便會愛上。
另外,在劇情推進方面,《地》採取的,是一個接一個的疑團,發伏筆好像免錢一樣。讓人擔心「到底那麼多伏筆,能收回來嗎?」
然而,在無數的起承轉合的交疊中,雀兄竟在最後,一下子將它們都收束起來了!所有的擔憂,在讀到最後一章時一掃而空,「撥開雲霧見青天」,就是這個樣子。
讀後感
個人認為,地下共和國是一個精緻的世界,也是一個諷刺感滿載的世界。它雖沉重,卻不鬱悶。它不是輕小說,不是能隨便對待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值得讀者給予一個空閒的下午,放開心情,仔細品嚐,然後補充一下,我們因現實的折磨而死掉的部分靈魂。
若你也喜歡這部作品,請在POD商城購買,把它帶回家。
連結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