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秦、漢及魏晉南北朝 (二)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原因】
(1) 黃老思想過時
西漢初年,由於經過多年戰爭,民間經濟破產,故此高祖採用「無為而治」政策,以穩定社會,恢復民間生產。然而,長久的無為而治,卻替國家帶來不少問題:對內方面,過份的縱容,導致諸侯王跋扈,終引起「七國之亂」來;此外亦導致民間土地嚴重兼併,商賈破壞社會經濟等問題。對外方面,由於放任政策,導致匈奴崛興北方,漢朝不得已以和親政策羈糜匈奴。國家內外百病叢生,黃老無為治術已不能再適合作為國策,故漢武帝惟有另尋一套可以符合其富國強兵要求的國策。
(2) 儒學符合需求
漢初以來,諸子百家之說仍在,惟儒家學說自經陸賈、賈誼等儒生提倡以後,已經把忠君愛國、尊王攘夷的思想強調出來。自武帝即位,儒家學者公孫弘、衛綰等均呼籲加強皇帝權力,建立大一統國家。尤其大儒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相應」理論,更有效地幫助武帝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和進行北擊匈奴。 另外,儒家學說主張「隆禮」以維繫社會秩序;「三綱五倫」思想有利於維繫君臣父子的關係,保障社會的穩定,故此深受漢武帝的歡迎。
(3) 武帝幼受薰陶
武帝之所以採用儒家學說治國,亦與其本身幼年所學有關。武帝的老師王臧乃著名的儒生,而其舅父田蚡、丞相竇嬰皆崇尚儒學,武帝在耳濡目染下,自亦愛好儒學。故即位後,立刻重用儒生,其後雖遭竇太后所阻,惟於竇太后死後,武帝再度重用田蚡等儒生,提倡儒學。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措施】
(1) 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武帝即位後,曾任用田蚡為太尉、竇嬰為丞相,欲以儒家學說治國,惜為竇太后所阻。至竇太后逝世,武帝再次起用田蚡,並依董仲舒所議,實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並延攬文學儒者,以儒家學說為國家思想主導。
(2) 設置五經博士
漢武帝依董仲舒之議,於長安城興建太學,於太學中設立五經博士,傳授《詩》、《書》、《禮》、《易》、《春秋》這五部儒家經典 (《樂經》由於早已失傳,故此沒有設立博士) 。博士雖不直接參與實際政務,但時常預聞政事和參加種種政務會議,故此對國家政事有頗大的影響。
(3) 置博士弟子員
武帝又接納公孫弘建議,設立博士弟子員,由各地選拔優秀的青年五十名,於太學中隨五經博士學習五經,此即後來的太學生。另外規定每年考試一次,成優異者可以充任為郎,通一經以上者可至地方任郡國官吏。
(4) 確立察舉制度
武帝又下令郡國每歲推舉孝子廉吏各一人至中央為郎,此後遂成定制。此舉使不少由博士弟子員出身的地方小吏和有才幹的民間學者,得到更多機會入仕。
(5) 拜儒生為相
漢初舊例,無功不封侯,非侯不拜相。故武帝初期的丞相,如田蚡、竇嬰等均為列侯。至元朔五年 (前 124年) ,武帝打破舊例,以儒生公孫弘為相,然後再封侯,進一步提昇儒生的地位,亦是漢朝政府轉向文治的一大轉捩點。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影響】
(1) 形成士人政府
漢初政府的成員,大多為宗室貴族、功臣勳將、或是富豪買爵任官,
可說所有政府官職都為他們壟斷。自武帝推行獨尊儒術的措施後,平民學者亦可憑藉察舉制度而入仕,進身朝廷,出任高官;從中央至地方,多為文質彬彬之士,形成了以士人為主體的政府。武帝以後,元帝、成帝、光武帝、明帝、章帝等也能任用儒生為相;進一步而言,日後中國歷朝,均以士人政府為主體政制。
(2) 促進經學發展
由於君主的提倡,儒學遂成為進仕的重要階梯,而儒家的經典亦受人重視,漸多人研究。故有漢一代,經學特盛,經學家輩出,而對經典中的微言大義亦頗多發明,此實與尊儒政策有莫大的關係。
(3) 儒學尊為正統
自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以後,速使儒學的發展,而其它學說則大受抑制,甚至沒落。自此以後,儒學遂定為我國正統的思想,支配了此後近二千年的中國學術界。而另一方面,由於儒家學說不重技藝,加上諸子百家學說受到抑壓,故此使中國文化的發展走上偏狹的途徑。
(4) 吏治清明,士風純良
由於漢武帝規定,選拔人才,除講求學問外,更要求有一定的德行,如孝、廉等。後來察舉成為常制,故兩漢吏治特別清明,少有貪污之風;而士風亦較各朝純良,有利於國家的統治。
【士人政府得以形成的經過】
漢初推行黃老無為之治,歷經七十多年,漸不適用,反之加劇社會上貧富懸殊的現象。為了解決引發出來的危機,武帝乃以儒家的思想學說,對國家政治進行改革,士人政府遂肇端於此。
而武帝自幼受到舅父田蚡、太子少傅王臧所影響,為儒家學說所勳陶;
及至即位後,接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並施行一連串措施,促成士人政府的形成。
武帝為了獨尊儒術,於是在京師設立太學,設置五經博士;又立博士弟子員,而通過考試後,成績優異者可以為郎,通一經者可到地方任官吏。自此以後,朝廷中的公卿、大夫、士吏等多為彬彬文學之士,而士人政府亦得以形成。
【王莽篡漢的背景】
(1) 土地兼併日益嚴重
西漢自中葉以來,土地兼併的情況日益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而淪為農奴,連「立錐之地」也無;反之,富者卻「田連阡陌」,坐擁良田萬頃,社會貧富極為懸殊,農民紛紛起而反抗,國家社會極為動蕩不安。
(2) 王氏世代執掌政權
西漢開國之時,已有外戚干政的情況出現。至漢元帝時,外戚王氏開始控制西漢政權。及至成帝即位,王莽的大伯父王鳳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身份輔政,而太后弟譚、商、立、根、逢時則同日封侯,朝廷中的重臣及地方上的刺史、郡守亦大多出自王氏門下。至王鳳死後,其弟王音、王商、王根先後輔政,漢室實權已旁落王氏手中。而王莽在其長輩所引薦下,於成帝陽朔三年 (前 22 年) ,出任黃門郎,未幾,旋封為新都侯。王根死後,王莽以三十八歲的年紀繼任大司馬,獨掌朝政。漢室政權被王氏執掌達二十多年,九人封侯,五人任大司馬,王氏子弟各據要職,篡權奪位只爭遲早。
(3) 五德終始之說盛行
西漢末年,學者多信奉「五德終始」之說,其原理大抵以為五行相生相剋,而歷史上各朝代皆承五行之德運,而五行德運乃隨時變化,週而復始,故當舊王朝德衰,新王朝便應運而生,而舊王朝的君主,便要禪讓與新王。而在西漢末年,社會危機日漸加深,愈來愈多人對漢室的統治感到失望,因此有儒生便根據戰國時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編造出「漢運將終,當再受命」的說法,宣揚漢室當禪讓新聖的思想;而王莽便利用「五德終始說」來製造輿論,並以新聖人自居,為篡奪漢政作準備。(4) 勤儉謙恭,禮賢下士
於成帝時,王氏一族把持政局,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逸;而王莽則由於其父早死,故此反未為富貴習氣所染,加上年幼時已識艱辛,養成其儉樸謙恭的性格,是以深得其貴為皇太后的姑母王政君及執掌朝政的伯父王鳳所喜愛,而加以提拔。而由於王莽能禮賢下士,故朝中不少大臣如劉歆等,均與其交往,個人聲譽日漸盛隆。其後,他終繼王根任大司馬,而其在任時,又能勤於政事,選賢與能,故深受朝野人仕的推
(5) 推行善政,籠絡人心
於王莽專政之時,曾實行了不少善政,以籠絡天下人心。如他奏請大封劉氏宗室子弟及功臣後裔約二百多人為侯,以減輕日後篡漢的阻力。 他亦規定致仕的朝臣,仍能領取原來俸祿的三分一,朝野上下,無不稱道。 又
他為了籠絡儒生,乃於典籍中輯出殘缺的《樂經》;又將博士的名額增加至五人,弟子員則增至萬餘人;他亦擴充京師太學,太學生宿舍增至一萬間,他更於郡縣設立學校,廣置生徒,每所設經師一人,傳授經學,一連串的措施,使天下儒生紛紛上書歌頌王莽的功德。 王莽為人亦能樂善好施,對社會上的貧民加以援助,並且極其關心民間疾苦。他曾先後數次賜布帛與各地老人及鰥寡孤獨者;又曾獻田三十頃、錢百萬,建房二百多所以救濟貧民;凡遇凶年,王莽均素食,以示與民共患難;平時所得資財車馬,均用來贈送賓客、供給名士,故家無餘財。正因王莽能照顧天下各階層,推行善政,使人心悅服,吏民甚至上書把他比作周公旦,此皆對其日後篡漢有利。
(6) 剷除異己,消滅政敵
王莽為了日後能順利篡漢,故此不斷掃除障礙,對反對他的人和政治勢力進行迫害。如漢哀帝時,哀帝祖母傅家、母丁家代替了王氏一族,把持漢室大權,王莽受排儕,投閒置散了一段時間。及至公元前 1年,哀帝死,王莽重掌政權,乃消滅了丁、傅二家外戚。又如其叔父王立、長子王宇也因反對其施行的新政而被迫自殺。篡漢障礙既除,自能順利改朝換代【王莽篡漢的經過】
前 33 年,漢元帝駕崩,其子成帝繼位。其時,元帝皇后王政君,任用娘家兄弟以輔政,其中王鳳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握朝政。而王太后餘弟譚、商、立、根、逢時等同時封侯,王氏子弟亦各盤據要職,郡國官吏及中央要員亦多出自王氏門下,劉氏政權已轉移到外戚王氏手中。王鳳於死前,曾引薦其侄王莽,故深得王太后及漢成帝的信任。王鳳死後,其弟音、商、根先後任大司馬一職以輔政,而在王氏長輩的庇護下,王莽官運亨通,於前 22 年,出任黃門郎,不久更被封為新都侯。在王根死後,王莽便繼任為大司馬,其時王莽只為三十八歲。
未幾,成帝崩,哀帝即位,祖母傅太后及母丁太后任用傅、丁二家外戚輔政,而王莽則受到排擠,投閒置散了一段時間。到公元前 1年,哀帝死,因無子嗣,故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稱制,乃立年僅九歲的平帝,並且恢復王莽大司馬的職位,後王莽更進官為太傅,號安漢公,又以其女為平帝后,專決國政。王莽執掌大權後,除扶植親信,排擠異己外;又施行善政,籠絡朝中大臣及收買民心。當此之時,民間盛行五德終始說及讖緯之學,王莽遂利用讖語符瑞,暗示漢祚將盡,自己則為「真命天子」,當代漢而興。公元 5年,王莽毒殺平帝,立年僅二歲的孺子嬰為帝,而自稱「攝皇帝」。公元 8年,王莽改稱「假皇帝」,又令人偽造符瑞,宣佈奉天命而為皇帝,乃以禪讓為名廢掉孺子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改元始建國,西漢遂亡。西漢從高祖至平帝,凡十一君,歷二百一十一年,若連孺子嬰三年在內,則西漢國祚共二百一十四年。
【王莽改制之內容】
政治方面
(1) 恢復古代官制
王莽根據《周禮》,重新更改中央及地方的官名、官制、地名等。如大司徒改稱羲和、大司農為納言、太常為秩宗、少府為共工、郡太守為大尹、都尉為太尉、縣令為縣宰;他又重新調整中央政府機構,於中央立四輔、三公、四將,合稱十一公,於三公下設有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等;他又恢復地方的古名,如長安改稱為常安,王莽更多次改變郡縣的劃分及名稱。
(2) 重定封建爵位
王莽根據古制,把天下分為九州、設六服,每服有一千八百諸候,合為萬國。 他又恢復西周時的封建,頒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廢除天下諸侯的王號,改稱「公」;而四夷君長則降稱為「侯」,如改匈奴單于為降奴服于,高句麗王改稱下句驪侯,並收回四夷原有的漢印綬。 另外,王莽又恢復巡狩制度,並按時舉行郊祀、養老及大射等古代禮制。
經濟方面
(1) 實施王田制度
王莽改制時,土地兼併問題十分嚴重,乃決定恢復古時王田制度,下令天下土地收歸國有,稱為王田,並禁止私人買賣。其制規定一家男丁滿八人者可佔田一井 (九百畝) ,不足八人者須將多出的耕地分給宗族、鄰里、鄉黨;而無地者則每丁授田百畝。若有田不足此數者,則由政府補足,以杜絕土地兼併。
(2) 行五均六筦制
所謂五均,乃指「五均賒貸」。其制乃於長安、洛陽、臨淄、邯鄲、宛及成都六大城市中,設五均官。其職務包括: (1) 平抑物價。方法乃由政府調節五榖、布帛、綿等日常用品的價格,於物價低時大量購入,高價時則大量出售,以維持物價平衡,防止商人囤積居奇,謀取暴利。 (2) 徵收賦稅。凡從事養蠶、紡織、行醫、漁獵等工商人士,均要繳交十分一的利潤,作為政府放貸的資本;而民間若有荒棄之耕地,均須繳交稅款,以鼓勵人民從事農業生產。 (3) 向人民賒貸。平民若因婚喪祭祀須錢用時,可向政府免息貸款;若有從商而欠缺資金者,則可以年息一分向政府借貸。五均官的設置,可以減少民間商賈囤積居奇及高利貸剝削之禍害。
另外,又規定除鹽、鐵、酒由政府專賣外,名山大澤 (山澤資源) 及錢布銅冶的鑄造,均收歸國營。此五項加上五均賒貸,合稱為「六筦」。
(3) 改革國家幣制
王莽曾先後四次改革幣制。他為防止商賈私自鑄錢,於是廢除沿用已久的五銖錢,然後推出金、銀、龜、貝、錢、布等六種貨幣,合共二十八品,統稱「寶貨」,並下令嚴禁民間私自鑄造。
社會方面
(1) 禁止私屬買賣
由於民間土地兼併嚴重,故有不少農民淪為富家奴婢。有見及此,王莽於頒行王田制時,宣佈奴婢改稱為「私屬」,並且嚴禁自由買賣,以抑壓奴婢的數目。
(2) 杜絕無業遊民
王莽下令遊手好閒者,每人每年均須繳交布帛一疋,否則強迫服勞役。
(3) 改全國度量衡
王莽又製造新標準的度量衡器頒行全國,度器分別為尺、丈;量器則有斛、斗、昇、合、龠;衡器則有兩、斤權、鈞權、石等。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
(1) 過於不切實際
王莽進行改制時,以《周禮》為藍本,托古改制,完全不理會實際的環境,忽略時代的需求,故此新政未能成功。如其行王田制,無非想凡民皆有田,惟當時的土地集中於富豪地主手上,他們自反對土地收歸國有。其後王莽雖以刑罰迫使富豪就範,但未能堅持到底,故不及三年便取消王田制,無地貧農仍分不到土地。 又如他依古制改官名及地名,毫無實際意義,有些地名甚至連改五次,吏民不能記其名,影響國家職能的正常發揮。
(2) 改革過速過驟
王莽改制,其意本善,但欠缺全盤計劃及施行步驟,只喜空談制度,
未曾實際視察情況;加上求治心切,推行各項政令過急,致法令紛繁,朝令夕改,前後矛盾,人民無所適從。
(3) 王莽用人不當
王莽不少改制的內容,頗切中時弊,亦能解決問題,但因用人不當,
致使改革失敗。如其五均賒貸之制,於城市中設立五均官,以控制市場,制止豪商囤積居奇,操縱物價,本屬良策,但卻忽略商賈多與權貴聯結,五均官甚或由商賈所擔任,如臨淄商人衛氏、洛陽巨賈薛子仲等均充任五均官,結果他們假公濟私,買賤賣貴,謀取暴利,物價比改革前更高,加重了平民的負擔和痛苦。原本利民的政策,變成擾民的苛政,此實王莽錯用奸人所導致。
(4) 改革與民爭利
王莽所推行的五均六筦政策,執行時只考慮增加國家的收入,故對工商百業徵收稅項,奪取百姓的收益;而且,把名山大澤封禁,收歸國有,不許人民進入,更是使賴山川河林以為生的貧民,失去生計。
(5) 幣制繁複紊亂
王莽於七年間,凡四次更改幣制,每次均以小易大,用輕換重,結果國家得益,而百姓則受其害。 此外,由於貨幣名目達二十八品,繁複雜亂,而於一兌一算之間,比值又不合理,致使農民商人均受損害。人民無法維持正常的貿易,乃有以物易物的情形出現。 另外,由於幣制混亂,私鑄錢幣之風甚盛,往往能獲高達二十倍的暴利,故政府禁不勝禁,而國家經濟紊亂不堪,民間通貨膨脹極為嚴重,人民飽受其苦。
(6) 妄自對外用兵
王莽於改革時,把邊疆外族諸王,貶爵為侯,引致匈奴、高句麗起兵反叛。而王莽不單沒有加以招撫,反而由於新政失敗,為了轉移國人視線,乃派兵三十萬征伐匈奴,此舉除了勞民傷財以外,更增加了人民的稅負擔,加深了新朝的內部危機。
(7) 天災頻仍不斷
於王莽在位後期,天災頻仍,旱災、蝗災相繼而來,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出現,民間甚至有饑民易子而食,而關中死者十之七八,可見人民所受困苦何其嚴重。而由於生活日益艱苦,故有不少饑民相率聚而為盜,出現不少的反莽勢力,如綠林兵、赤眉兵、銅馬兵、平林兵、新市兵、下江兵等,王莽政權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ns 15.158.2.21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