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歸吵、鬧歸鬧,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三兄妹,也是有很多快樂又爆笑的相處時光。
在以前還沒有兒少法規定的時候,我們三人獨自在家的時間還不少,唱歌跳舞、演戲、捉迷藏......花樣可多了。
扮家家酒有三個人就很好分配角色了,當然,通常我都是扮演挑剩的角色:哥哥如果當醫生,姊姊一定是護士,我當然就是病人;哥哥當司機,姐姐是車掌小姐,我就是那唯一的乘客;哥哥當菜市場老闆,姊姊演買菜的媽媽,我就演小孩......我的角色共同特點就是台詞少,通常只要嗯嗯啊啊跟著回應主要角色的台詞就能混過去,對我來說台詞少不打緊,但穿著打扮一定要講究,姊姊喜歡穿戴媽媽的服裝飾品,我則喜歡披著棉被假裝是歌仔戲中的女主角,在沒有什麼玩具的年代,想像力就是最好的玩伴。
雖然我們住在空間有限的台北小公寓裡,運動量也沒有因此受限,有一陣子爸爸迷上了桌球運動,客廳的桌椅全都不見了,乒乓球桌就這樣大喇喇地登堂入室成為主角,全家人理所當然的打起了桌球,我們更愛鑽下爬上演起警匪追逐戰,後來甚至還將半張球桌移到主臥室,夏夜裡,我們兄妹三人就睡在冰涼的球桌上,全家擠在同一個房間說故事、吹冷氣、省電費。
遇到國際棒球賽事的期間,即使是平日半夜的轉播,爸爸也會特定設定鬧鐘,全家人一起熬夜,紅著眼為中華隊加油吶喊,即使隔天仍要上班上課仍樂此不疲!雖然我從來都沒有打過棒球,也沒有對哪一個運動項目特別熱衷,但是那樣的激情與感動卻是牢牢烙印在我心底。2021年的東京奧運(原2020),S君和我也傳承了必要的儀式,帶著孩子守在電視機前為台灣的選手加油,然後,我一直在想,讓鵝子學滑板好還是柔道好,還是桌球或是羽球?
ns3.137.143.14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