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时喜欢玩一种游戏——五粒石。就是五个由绿豆或者米缝制而成,三角棱锥体形的小布袋。然后我们就丢啊丢,换各种手势再接住这些小布袋。我还记得有十关,每关小布袋的摆法和丢接手势都不一样。我们就为了能一口气闯下十关而努力练习。
如今,五粒石已不再出现,她进来了我心中。巴望着也能开挂似的一口气闯下十关,二十关。这也只能在心中而已。
------------
最近,说到童年游戏,总免不了想起热门剧《鱿鱼游戏》。虽然那些游戏并不全是我们的童年,但还是可喜的即使不见面,也玩相同游戏的共通感。
这个共通感也扒开我们的皮,人到绝境时,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除了主角。不对啊!那谁谁谁,不是自动放弃游戏吗?还有谁谁谁,不是让主角赢了吗?没错,因为他们不是主角。
------------
「娃娃」是女孩小時候必玩的玩具,不管是紙的,還是塑料的,都喜歡為她穿衣服,系頭髮。
有這麼一個女孩,把自己畫得大眼睛、高鼻子、小嘴巴,每天穿上洛麗塔風的洋裝,在鏡頭前賣萌。大家無不為她的可愛傾倒,成為粉絲。
可有一天,天真無邪的女孩無法挽回地走上自殺之路,大家都很震驚。明明看上去挺好,又華麗,又風光。才發現賬號與衣服全是媽媽的,原來女孩示範了什麼是「真娃娃」。
------------
我喜歡看《蠟筆小新》因為他和妮妮、風間等人扮的家家酒讓我想起童年,只是我沒露屁股。可是在這麼歡脫的故事背後一點都不搞笑,我說的是小新的親爸——臼井儀人。
如果讓我選擇扮家家酒的角色,我會選擇小孩,因為年輕可以重來;如果讓我選擇扮家家酒的角色,我會選擇爺爺,因為成熟不可替代。而臼井儀人是爸爸,因為他沒有重來,而又到達不了「成熟」。他和小新一樣永遠停留在五歲的真誠,一代又一代。
------------
想一想童年遊戲,才發現童年的時間何其多,玩家家酒、玩紙娃娃、玩跳房子、玩 123 木頭人、玩老鷹抓小雞、玩 Pepsi Cola 123……不知道現在的小孩時間還會不會很多?但肯定空間不多,因為只需要一個平板、一架電話,最多再大一點的電視機,一個房間的角落就可以鋪滿整個童年。網絡的移民和網絡的原住民童年真是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那不泯的童心,我希望是。
ns 15.158.61.1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