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於2022年8月1日。
現今香港的教育下,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很痛苦,我們得面對繁重的課業、師長的各種鞭策與否定,為的就只是公開試成績表上的星星。
然後學生可能會因此怨恨老師及家長。
老師也有其難處——不少老師希望學生考到好成績,這是所有老師都想看見的事情。可是總會有老師教出一班在公開試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被家長及學生怪責事小,被校長及校董會召見,還影響教師日後的工作事大。
可能有老師會遷怒於成績不佳的學生及其父母,畢竟學生不勤力,家長不教子女也是成績不好的兩大原因。
家長會說:「不過我有工作呀!老師收著薪金,一天還對著子女8小時,教好他們很正常吧?」然後他們看著成績表,說老師怎麼會教出成績差的學生,說子女怎麼考得那麼差勁,然後就一味批評師生,說老師教導無方,說孩子都在做其他事情而不讀書。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家長、老師、學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互相關心、互相尊重,而是互相指責、互相否定的三角關係。
在現今世代,教育成為一個產業。現今的教育制度,把什麼事情都量化了:不論是學生的成績、排名,或是學校的大學入學率、外面的banner有多少學生等等,全部都是教育機構所追求的數字。
我覺得追求數字並無不妥,就好像我身為一個寫作人,也會希望其他人會看/喜歡我的文章一樣。這是人之常情,畢竟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只有10個人看,換作是很多人也會感到氣餒。很多服務性行業也會追求營業額及客戶。這也是很正常的,沒有客戶又怎麼來生意,沒有生意又怎麼來營業額,營業額低又怎麼應付租金、稅務、員工薪金等支出?
追求「量化的成就」是人之常情,問題就是教育制度忽視「非量化成就」。
書中提到品德情意、心智、公民教育等等不能被量化的aspect不被重視。這說得蠻正確的,我們先不說其他,多數學校投放在這種個人成長相關的教育上的課時,遠遠不及在學術科目上投放的時間,頂多就是在早會上說一說話,每星期舉辦一個一小時的講座罷了。
一星期的課時約40小時,而學校每星期投放在這些的時間,卻頂多只有兩小時。以數字來說,一般學校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只有5%的重視。
「數字不能夠反映事實的全部呀!」
沒錯,上課時數真的不代表什麼,而且學生的個人不被重視,也不完全是校方的鍋。真正的問題是,教育制度把學術知識看得太重,導致學生的知識、個人、精神方面的成長及狀態都嚴重失衡。
香港不缺分數頗高,卻思想空洞、沒有禮貌、沒有同理心的人,也不乏讀書時患上情緒病的人。
然而,面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各持份者卻鮮有作為:
一、老師很難做什麼。如果每一個學生,每星期要花5分鐘約見以了解情況,那一班30個學生,就要花上2.5小時。老師還有批改、準備課業、行政相關的工作等等,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那一星期要老師加班2.5小時對他們實在太不公平。也不說一星期才5分鐘能否讓老師了解一個學生的情況。這還不太影響學業成績及老師的薪酬,也就是說見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心靈及成長情況,根本就是為老師徒增工作量。
二、家長不會做什麼。家長需要工作嘛,把自己照顧孩子的責任「外判」給學校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家長和學生在家中怎樣相處?兩者之間的話題是什麼呢?是學校生活點滴?近期精神狀況?還是學業成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top priority就是學業成績,在家長日也只會看成績表上密密麻麻的數字,這些數字低的時候,家長就會一味怪責子女娛樂,不好好讀書;還可能怪責科任老師,說老師教得差才會這樣。然而他們不知道,他們追求成績會對子女構成極大壓力,同時亦忽視學生對成績以外的東西的追求。(例如體魄、社交、讀書以外的興趣、精神上的滿足……)
而這些事情,會直接影響學生讀書,甚至做人的動力。
三、學生也不能有什麼作為。制度不讓老師關心學生;家長也把學業成績放在首位。這在學生眼中,無疑就是把成績以外的aspect給否定掉。
即使學生知道要處理情緒、品德、自我等個人的事情,身邊的大人又值不值得信任呢?
這種教育制度下,家長、老師、學生因為學業成績產生十分toxic的三角關係。說白了,就是太注重學業成績的鍋:老師為了飯碗,沒時間管學生的其他事情;家長在這種教育風氣下,對孩子成績以外的狀況not give a fuck;學生為了師生的期望,而不斷被催谷成績。
ns 15.158.61.4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