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
最近在創作小說大綱時,我從三本我讀過的書中整理了一些方法,並首次實踐在創作上:
故事的解剖:一本小說創作者居家必備良藥
防彈筆記法:一本講解如何藉由筆記本,以專案為基礎來執行計畫的實戰手冊
卡片盒筆記法:一本教你怎麼有效率收集資料並轉化成產出的實踐方法
在整合這三本書提到的方法時,一個東西就很自然地跑出來了。
就是為了小說,尤其是人物超過十個以上的中長篇小說不得不出現的待辦區(section of to-dos)。
在這個區域裡面,我通常放置了這些東西:
- 每次創作前必看的,從一些創作類書籍摘錄出來的重點,讓我在寫小說之前可以重溫這些重點,這樣在寫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寫出低級錯誤。
- 小說的基調與象徵,中長篇小說通常都是圍繞著一個基調來開展,以及許多隱喻、象徵物,代表這個基調的具現化,列在此處比較不容易忘記。
- 小說裡面的一些重要設定或人物伏筆,每次寫小說之前都要瀏覽一次,免得寫出前後互相衝突的內容。
- 待辦事項區。
待辦辦什麼
待辦事項區裡面放置各種不同用途的項目,經過我實際使用,大概有下面幾種用途:
儲存一個還未整理進去大綱的片段劇情
最最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能會突然想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情節或對話,但是還沒有機會整理進大綱裡面時,這裡就是暫存區。最常發生在路邊等車、蹲馬桶、開會開到神遊物外、跟老婆逛街購物逛到失魂,以及各種零碎時間,通常會有靈光一閃的情況,但是時間又不夠讓我打開整個大綱,找到想要放置的篇章然後安穩地寫完,就需要以待辦形式草草地寫個摘要與提示,這樣才能在夜深人靜有完整的創作時間時把這個草稿劇情寫完整,然後在大綱中替它找一個家。
一整串連續的劇情支線,散佈在大綱不同區域
目前我最常用到的功能,就是在創作一整個連貫的劇情支線,但他們分散在大綱不同的區域。因為整個支線是完整的,有前後因果關係的,所以在創作時他們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整體,但最後這條支線會拆分到整個小說的不同部分。
我就需要在待辦區羅列整個支線的情節、場景與人物互動,一個場景寫在一個事項內,然後當整個支線都寫完之後,將他們一個事項一個事項搬移到大綱不同的部分,把他們跟大綱不協調的地方也修正好。
舉個例子,某條支線可能長這樣:
- 路人角色A與主角在鬧市相遇,打了一架(大綱中段)
- 主角發現角色A居然是自己的新隊友(組成新團隊那一章)
- 主角與角色A合作解決了一個謎團(新團隊第一次出任務那一章)
- 主角愛上角色A(新團隊第三次出任務那一章)
- 角色A失蹤(在主角團隊遇上陷阱時)
- 主角發現角色A其實是敵方的臥底,在鬧市相遇打架是刻意安排的(在密室窺探敵方老大的對話那一章)
- 角色A有機會殺掉主角,但是他反而自盡以保護主角(故事高潮前一章)
這整個故事線有一大串不同場景、不同劇情需要整理,寫大綱時邊想邊寫很容易掛一漏萬,所以先在待辦區「孵化」整條故事線,然後再把完整的支線劇情拆進去。
一個新的劇情要取代廢棄劇情
我個人覺得待辦區最好用的地方就在這裡。有時候,一些寫好的劇情並不是很讓人滿意,在一些靈光一閃的時刻,會有如天降神兵一般出現新點子,能夠更好達到我要的效果,但這個新劇情會讓一整串的舊劇情被廢棄掉,這時候有個待辦區放置與舊劇情衝突的新劇情加上新伏筆就很重要。
我可以在這個待辦列表裡把新劇情完整撰寫完,然後沿著大綱往回找出需要插入的鋪陳節點,連帶找出衝突或不一致的待修橋段,然後在列表裡面通通囊括進來。等到全部的新劇情都準備完成,再來找一個完整的時間來合併到大綱裡面,再刪除要被取代的舊劇情。
對於整個人物的特徵的變更
跟上一點很像,當故事裡某個人物的外在特徵或內在性格因為故事的轉變而需要修改時,把它列在待辦事項裡面,然後找一個完整時間,將大綱從頭到尾掃描一遍,對照著待辦事項交代的內容去一一修改這個人物,免得漏掉,或者改到一半失神改錯。
使用前vs使用後
在使用這個工具前,我的大綱寫法是瀑布式的,一路從頭寫到尾。這個方法的問題是,每次寫到劇情卡住時,沒辦法藉由大規模修改之前的分支劇情來化解最新進度的瓶頸,以及很多靈光一閃的對話、劇情都只能堆在腦中,慢慢就忘了。
且戰且走的大綱撰寫法在長篇小說的撰寫上很容易讓人斷頭。使用待辦事項來組織並暫存修正過的劇情,更容易讓我在大綱撰寫時不昏頭,整個故事能從頭寫到尾的機率就提高了很多。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