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在某大學研究所持有學籍。但因為北部住不慣,跑回老家。目前主要運用當地大學的圖書館資源做研究。
我目前的研究仰賴許多過去的報刊資料,好在電子資料庫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還不用天天跑北部,但一些特藏檔案就得回母校和北部某黨史館找了。
目前策略是把線上跟當地圖書館能找到的東西先寫上去,需要什麼特藏檔案再找時間一口氣去找回來。
為什麼會成為研究生?
我很喜歡歷史,最初很有野心,大學老師也評估我是有研究資質的人,建議考個研究所試試看。然後就考上了。同時趁著寒暑假,學業還沒開始重的時候還能用學籍服完兵役(感謝國防部多開了那一梯次,讓我後來去日本交換遊學不像我朋友們還要到處跑證明)。研究所一、兩年算是如魚得水,得到不少知識和思想的滿足,但同時也搞壞身體,對之後的休學埋下禍因。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q2wsxvXkA
論文地獄
我大學、研究所的老師人都很好。他們基本都不會一廂情願認為寫論文是很輕鬆的事情。都是過來人,知道寫作論文時,精神會處在相當極端的狀況,不是亢奮、具攻擊性,就是萎靡、失落、想放棄。因此重複提醒:如果身邊真的有朋友在寫論文,盡可能在他需要的時候陪他玩、放鬆,不要主動提起論文這件事。他如果想徵詢,或是希望用外人的眼光審視他的研究,他會主動跟你講,千萬不要雞婆。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ybhVach5B
我是一個很不會找題目的人。一開始的題目是某位很喜歡的老師提點我的,我就往那個方向去。但碰到疫情,以及這個題目範圍過於發散,所以把自己困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崩潰。(那時甚至只要「翻書」就會哭出來)
體重暴增、肝指數超標快十倍。加上北部東西又難吃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hqB46Cv0U
在某起事件後,終於下定決心休學--其實一開始是打算退學的--但家人認為還是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因此,我回到老家休養。
找回信心
返家後先爆睡一個多月。家人說我趕快去找事情做(不一定是賺錢),總之,就是趕上一些出社會的人需要做的事。我第一件事是去考駕照,花了一個月。運氣不錯,第一次就考過,重拾一點信心。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Hr3vLIxOF
第二件事是去開始學重訓,開始學怎麼照料自己的身體。體重雖然沒太大變化(因為我滿愛吃的,管不住嘴,雖然飲食習慣已經大改,量還是會爆),但身體檢查各項指數已經回到正常水平,精神也好了許多。
休學第一年中期,有打算考公家機關。但在研究機構浸淫許久的我,實在很難再回到讀死書的那種狀態。考一次特考,一次高普考後。第二年決定去工作。
先是去某間量販店做寒假工讀生,再來就是做了半年的燒烤吃到飽外場人員。這兩次經驗彌足珍貴,很幸運,我碰到的幾乎都是好人、好上司、好前輩和後輩。
在今年七、八月後,經過慎重考慮。我聯絡了我的指導教授,表達我想回去把論文寫完的念頭。
重拾論文
九月中旬,我跟指導教授約在某間頂大外的咖啡廳見面。老師很開心,他認為一個學生的價值並不是體現在巔峰時期,而是看一個學生如何處理低谷--「想要把某件事完成」是很寶貴的價值觀。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Wan7Mobv5
我們討論後,調整論文方向,把論文從原本的發散弄到至少可以操作的程度。這個方向,剛好也跟我的指導教授專長相符。
小說與論文
對我來說,這是兩者相互輔助的文體。彼此都需要對方的能力,寫小說需要有基本的研究「做功課」和「情節相扣、邏輯嚴謹」的功夫。論文則是需要小說式的「靈光乍現」,和柔軟的文筆,對於事件的邏輯和時序有充分的把握更是雙方的共同點。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JaSZ6zaXs
其實,有不少優秀的小說家都身兼研究者身分。例如推理小說家林斯諺,文學家朱宥勳、吳明益、須文蔚等人都是。我也以這些前輩巨人們自許,希望能做到一手小說、一手研究的雙刀流。27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H90RKuErY
激勵自己,同時也鼓勵有開論文副本的創作者同事們。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