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一個BIG5性格測試。之前我做過類似的測試,預計是神經質最高分。
結果顯示,神經質(Neuroticism)與開放性(Openess)這兩項得分較高,外向性(Extraversion)得分最低。這個分數毫不意外,然而,我不怎麼認同報告的解讀。
我向來認為,這些心理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不一定反映真實個人的思想變化、行為表現、情緒模式。
我填寫問卷時,有關壓力、焦慮、不安、難以放鬆的選項都選了「非常貼切」。報告認為,我的焦慮緊張來自「他人的眼光和評價」。非也,我比較自我中心,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一點不符合高神經質的特質,因此,我認為這份報告不算準確。
這份報告有的地方說的對,神經質的人對「外在或內在的刺激都較為敏感」。朋友和我都是高敏感一族,談起感受刺激的反應。
我認為,所謂敏感、情緒化、情感豐富的人,通常具備兩種特質:一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很強烈,二是容易自我消耗,兩者互相影響。
例如,跟某個人相處過程中,可能這人沒做什麼,沒說什麼,但自己想得太多了。內心小劇場相當活躍,對這人的表情動作有多番解讀,以為這人就是這個意思,對自己有這樣的評價。這種情況很常見,沒什麼大不了。雖然可能造成誤解、偏見,但如果雙方沒有利害關係,不涉及不對等的權力,能夠和平相處,倒是不足掛齒。
最糟糕的是,自己解讀之後,再回顧自身,檢討和反思自己,是否做了什麼導致對方這樣做,令對方感到不滿、不悅、不快。可是,自己不去印證,不敢直接詢問對方,自動放棄溝通。自己便困在不斷推敲對方反應、反省自己表現的思索中,跳不出這種反複不斷、沒有答案的情緒。消解不了的負能量積壓在心,長此下去,形成自我不斷內耗,損害精神健康。
我也是一個容易想得太多的人,不同的是,我不會因為迎合別人、社交壓力而改變自己。身處一大群人的社交場合中,我不會讀空氣,不懂得察言觀色,對別人的肢體語言感到困惑,反應十分遲鈍。我有點社交恐懼症,害怕跟陌生人過多的接觸,只想著盡快回家。
我跟熟悉的人的日常相處,一般在過程中不會想得太多,專注於話題和溝通。但是結束後,一個人獨處時,腦海便反複出現相處的情景,對於他人的肢體語言作一番猜想,揣測他們背後的真意。有時候,我思考自己的表現好不好,是否在別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如果我表現得不好,他們依然讚好的話,那麼這是出於禮貌的虛情假意,不是真心的。
這是我憂慮的一大來源,害怕遇到虛偽的作為,害怕別人不是掏出真心,害怕得不到真情實意的對待。可以說,我之所以反思自己的表現,不是為了改變自己,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評價,而是作為判斷真偽過程的一種思考。
如果要我做出改變,最大可能性是自我醒覺,認同某一些說服到我的理念。不然就是,強權使我屈服。我害怕付出代價,遇上不堪設想的後果。明哲保身的我,會事先自我審查。
我會在意他人的看法,這個「他人」必然是我值得關注的對象。好比說,跟我親近的朋友,有利害關係的同事上司,十分敬佩的創作者。這些人,有的是我自行選擇來關注,有的是我不得不在意,影響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權力勢大的人。反之,不需要在意無關痛癢的人,不需要理會萍水相逢陌生人的看法。即使是親密的人,也無須多花心思在意。畢竟,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個人。他人的看法僅供參考而已,自己不一定照單全收,全然接納。
ns 15.158.61.2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