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中學時,「教父」已經是老電影,在電視上偶爾重播。我一直想看,每次想錄影時,不是家人要錄影其他節目,就是錄影機壞了,還有次因為錄影帶不夠長度,結果只錄了半齣「教父續集」,總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跟它擦身而過。
真正觀賞到第一、二集已經廿多歲了,在一間小型影音店找到三部曲的VCD,每集二百元,我毫不猶豫地買了,當時個人經營的小型影碟店如雨後春筍。家裡沒有影碟機,用電腦播放。VCD每集分三雙影碟,我的電腦播放軟件找不到快播功能,故此每晚看一張碟,共九晚,把三套經典電影當電視連續劇般追看。
這種看法令我有新發現,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有吸引力,就是當看完DISC1時有沒有意欲追看DISC2,如果沒有意欲的話就不是好電影。
幾年後用八千多元買了一部連小型屏幕和喇吧的DVD機,適逢推出「教父三部曲終極版」DVD,猶豫過後又買了,沒記錯的話大概四百多元。讓我下決心掏腰包的原因是它包含的製作特輯,內容豐富,有哥普拉對著鏡頭解釋怎樣把小説改編成劇本的過程,亦有羅拔迪尼路面試的珍貴片段。不說不知,他當時面試的是米高的角色,可是後來角色卻交給阿爾柏先奴,羅拔看似跟教父無緣,料不到電影大賣,導演開拍續集,羅拔被找回來飾演米高父親的年輕版,塑造出電影史上其中一個令人難忘的經典角色。
製作特輯的內容貨真價實,是珍貴紀錄片,我看了不止一次。這套終極版我物盡其用,差不多每年都會從堆積如山的DVD叢中找出來翻看一遍,像儀式一般。
早在觀看電影之前,已經看了遠流出版的哥普拉傳記。或者轉過來說,應該是看了傳記後才對「教父」系列產生興趣。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傳記書,也是直到現在我讀過最精彩的一本傳記,之後看其他外國導演、編劇的傳記,總是讀得不是味兒,找不到讀哥普拉時的愜意。不過我讀過的傳記並不多,我的觀感沒有什麼權威性。
哥普拉傳記的好看之處在於它對哥普拉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電影都有好的平衡、結合,一邊描述他某段經歷,同時交代他當時正在拍攝的電影,正如其書名;The man and his dream。這本書翻來翻去的看了好幾次,他的電影還是很久之後才開始看的,時自然多了幾分投入。
上月Apple i tunes電影特價,每集教父賣四十多元,忍不住又買了,把它們下載i pod touch,以後可以隨時隨地觀看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