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封信的全文傳到現在剩下一句話。古人的書信習慣未必能夠類推,也就是說,看了荀子勸學,甚至整本韓非子,也不能斷定它的原文長怎樣。(當然可以跟我堅持說拿戰國的例子說明春秋時代的文本,但我不會理你)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pIUhwpISa
收信人怎麼沒走呢?西元前可沒有隱私權,尤其是兩位君主眼皮底下的重臣在交流,勾踐知道與否、知道的時間點怎麼可以忽略呢?有可能是攔截,雖然這手段很難名正言順,可是那是春秋末期,孔子可能還不會說話呢!(名正言順的出處恰恰在論語陽貨篇,即17篇)再來古代人流管制嚴格,隨叫隨到的時程和佈下的耳目怎麼能輕易脫身?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7Q9nk6H38
即使標準解成立,在過審的前提,一定有討論打獵的內容。這在當時完全沒有任何註解可以立刻理解,差不多是寫「一加一等於二」這種常識讓對方解鎖無法過審的內容,找對了還很難確定。如果不是台灣人,或者記性不會好在奇怪的地方的多數台灣人應該看到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E1hY1i848
Z > B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Fhc5vjDtc
沒辦法馬上想起它的來龍去脈吧?應該是能想到是什麼意思就很不錯了,可是我們卻又站在理解來龍去脈的馬後炮視角嘗試理解當下的角色如何如何,簡單得出文種就是想分一杯羹(雖然這個出處晚在楚漢相爭)的結論。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hHjgprK5L
如果對語言特性有一定瞭解的話,不難理解其實溝通的話經常發生同個文本各自表述,而且對語言的理解到底是否可以一致的主流觀點是不可知論。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2qreON668
能位極人臣的各方面能力都不會差到哪裡去,不然連公文都看不懂、不會寫官當得了嗎?不要說幕僚可以代筆,頭腦好未必能受到完整的教育,況且留下文字紀錄在封建時代可不是小事。所以史料只能作為參考,況且它只是一小部分的交流流量。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7FqvoFSzR
對照這兩個能臣的退場,並不能代表文種腦袋差到在同事退休或辭職的光景被寫信提醒才懂那12字的道理。而且死因還是領命「去為前任老闆繼續效力」呢!雖然後面的韓非更慘,呈上著作還沒見未來的秦始皇就被害死了,保住飯碗跟保住腦袋還真完全是兩回事呢!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F79Yhrfko
就像如何成為作家的方式有一堆大前輩無私分享甚至系統整理成冊出版,所以現代人沒成為作家的人是因為不知道途徑還是因為其他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呢?良心尚在的作家應該內心都會不推薦這個刁路子,就像第一次就翻到不適合自己程度的高等微積分教材,我也絕不會推薦那本書。退一步說,我根本不推薦更進一步了解數學。(除非真的很有興趣又能找對方法堅持下去,但這種人也不需要推薦了)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p7t2vtlPP
工材(即「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學」)能夠修正以前學理化全冊都沒特別提的「內容僅討論最簡單的理想情況」,具體指出真實世界的物質真的拿來看時會有哪些「缺陷」,但是不是因為過度簡化才把被忽略的作用機制結果論地當作缺陷呢?
15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HrkpUa6Ov
謳歌民主制度的作家或什麼「專業人士」都很難像犯罪側寫師一樣「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一切」耶!人為的東西都會有(初步又必要的)簡化過程,不然象形文字根本也不會成立,更不可能讓我透過文字掰扯這個習而不察值得翻案的歷史事件。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