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告白環節只是用不爛的劇情交代。
這個我也是活了很多年才忽然明白,因為告白這個環節只是在影劇作品(甚至包括文學作品)是在緊湊的腳本之下對於主軸以外的事情進行簡化,甚至省略。
但是關係這樣重大的轉變肯定不能把過程都省略對吧?不然觀眾只會看到出戲。這時候就可以安排一幕用對話場景帶過,才會生出「一方提出交往請求,另一方表示同意」的環節,事實上沒演錯,但是那是極致簡化甚至失真的產物,很重要但並不是重點。
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騎驢三年。
當然這三年並不是真的只有做騎驢這件事而已,還是沒感覺可以讀《板橋三娘子》,原文到底幾年我不確定。就是劇情需要而存在到我都記不得數目的程度。
繼續拿這個例子類比,假設有個讀者小說看太多,真的以為自己會有連續幾年持續只做某件事,這樣誤解了,那麼再怎麼努力嘗試都不會成功。
顯然,真的寫情書給對方,或者不考慮任何互相認識的基礎就突然告白就是犯了類似的錯。那為什麼騎驢三年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呢?這跟生活背景有關,畢竟那樣的現象應該沒人看過誰像是NPC或反覆出現的龍套一樣只做同一件事(又不是楚門的世界),但是從小到大總會對感情世界有所見聞,至少有所耳聞,只是多數人在單身的時候缺乏經驗,語言溝通可能也會產生不存在的共識,更一般地說,因為接受「時間是連續的」這個假設,所以很自然會認為與時間相關的變化、現象都是連續的,但是人類的注意力和記憶卻是片段、取樣、過濾、整理過的,不像看監視器畫面重播。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入戲,理性選擇性失明,至於到底要失明到什麼程度,就是個人的經驗與判斷力了。不可能每部作品都附上防呆懶人包,詳盡說明哪些部分具體如何與現實不符。
所以沒有受過訓練也要有符合年齡的心智足以判斷,連遇到詐騙也要察覺呢!
告白環節只是一個不能省略的部分,不然取而代之的感情戲會多到讓劇情配比失衡。就算現實真的發生,那也會有觀察偏誤的問題,因為沒看到的時候根本不會特別發覺是看到的幾倍時間,更不用說認知空白時雙方的相處情形。
告白沒效的話,投稿校刊上了也沒效。感情首先要有基礎,到一定程度才適合表白,不過屆時形式不拘,但通常低調且非正式。(正式就很奇怪,通常是對比較有距離的對象或正式場合才會,這個面向也說得通)
所以告白並不是開啟感情線的提示,而是確認關係的完成式。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