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要求的心得條件不多,我先來解主線(
有新舊兩個版本,我分別回應「會不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的問題:
1.新版,不會。
主角的名字早點進場比較好。原則上不要讓讀者看著一名不斷以「他」稱呼的陌生腳色太久,沒有帶入感很快就會出戲離開了。
跑去看了一下原版的內容就沒這問題,我也不大清楚是該繼續讀新秀版本還是乾脆就看原版的作品。
不過新版一開始的體驗這麼差,現階段我還是決定先讀舊版吧。
2.舊版,自第六章起始,會。
讀到第六章時,除去開頭埃利驚慌失措的滑稽模樣外,對故事中的疑問與猜想才讓此作在我心目中稍微有趣起來。工作之餘的忙裡偷閒(混喔)才有這點娛樂機會,可惜我還是把大半時間拿去看小黃本子。
一般人日落而息是很普通的,反而是有店家24小時營業才正常。「附近別說是店家了,就連一般人也處於夢鄉之中。」這句可以改改。特別想要強調無人可以求助的話,針對地理環境多描寫一下,把背景丟到人煙稀少的偏鄉地點或工業尚未發達的時代會更加合理。
畢竟這只是故事的第一幕,顯然又是懸疑或推理故事的起頭,盡可能避免用似是而非的句子讓讀者自行去想像時空背景和其合理與否。
題外話,胃酸的味道是酸苦的。
兩話看下來,加上新版序言的描述,感覺有點像是記憶拼圖那類的作品,不過八成沒這麼複雜和嚴謹,姑且看作者圓不圓得回來。
雖然作者在新版序言中表明此作並非以懸疑為主,不過開頭不斷拋出疑問讓主角去揣測埃利的真相,明顯屬於的懸疑部分這麼多,難道這些都並非故事必須的內容嗎?恐怕是作者對懸疑這個籠統的類別有所誤解,或者對自己的作品掌握度不夠深入?
第六章,我猜測有兩種完全獨立的人格寄宿於主角體內共用一個外皮。不知道是誰先誕生的就是了,可能是因為某種巨大變故或長期的精神傷痛導致其中一個人格被分裂出來?
艾弗里是同性戀不知是否源自於童年長期待在妓院聽女人嚼舌根而導致日後對女性本能排斥?如果是的話還蠻有意思的。
人格的切換不知是否有規則可循?
往下繼續讀,埃利的主觀視野與思維透露出他才是殺手傑克培育出來的人格,且似乎有固定合作的主顧。
對凱登穿幫的有些早了,我以為還會交替主人格幾次才圓不了謊,這樣還能釣一下讀者的胃口,這麼做有些降低了趣味。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Beastars》在利茲篇後讓雷格西輟學,因為沒梗而放棄深耕原本的主題打算換個環境背景試試,不禁讓人感到戲外的作者坂垣同戲裡的雷格西一般幼稚。
不過這也沒有標準答案,我只是比較希望看看在同樣的條件限制下作者還能挖掘出多少的可能性供角色們進行選擇。即早的攤牌、衝突和邁向下一個階段的情節都不是我自己所樂見的。正如希區考克的炸彈理論那樣,我更喜歡看埃利和艾弗里在早已知情的讀者面前繼續向凱登圓謊。
啊,說了這麼多壞話,講點好話平衡一下吧(幹)。單就文筆而言,這篇故事是我在此創作挑戰中目前讀到最好的一篇。我是按照作品的發布時序依序讀下來的,所以在此篇之後發表的作品沒有列入比較名單中。
嗯,好像又得罪更多人了。(喂)
從萊德登場開始,故事變得集中在主角過去的經歷上。這算是主角自身的回憶錄吧?雖然新版序有說,前面埃利、艾弗里主掌肉身時的橋段也有提到過去的經歷,但讀到這邊我才有「作者的確打算這麼做」的實感。
埃利為了保護艾弗里免於傷痛而生,萊德則是傑克培育出來的殺手,故事主軸是三個人格之間的互動,以及對讀者拼湊艾弗里/埃利/萊德的往事經歷。
總的來說是很有趣的主題,雖然故事一開始就三番兩次地轉移焦點,讓人不知主題為何。
我認為真正開始有趣的原因在於埃利接手艾弗里一夜情後的WTF反應,因為有點類似「記憶拼圖」裡面萊納離開娜塔利家上車時發現泰迪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副座時的反應(就是字面意義上的WTF),加上搞笑容易讓人帶入的關係,我從第一次人格切換開始才比較入戲。
現代社會架構足具完善且複雜的情形下,我認為娛樂的受眾(就是讀者、觀眾等)總是特別機車。對於自身的選擇權有所意識後,不再滿足於單純地投入作品的世界觀中,而是會很拿翹地決定要出戲還是入戲,且故事背景和情節愈是複雜愈發如此,畢竟要比複雜和離奇,是誰也比不過現實世界的。
反之,簡單至只剩純粹情感或本能展示的作品反而容易使人不自禁地帶入故事中。以這個觀點來看,天竺鼠車車和小黃本子其實是一樣的、很官能的東西。(只是為不同的直覺服務,前者是讓人可愛萌起,後者是要讓人阿嘶勃起)
從「條件」篇開始的幾章不怎麼吸引人。可能是節奏的問題,也可能是邏輯的問題。此處埃利除了表明向艾弗里隱瞞實情另有原因,也在與羅利的對話中透露出他有意透過某種方式脫離殺手組織。但不知道為什麼計畫中存在自首信和自首這樣的選項,意思是殺手組織中有人允許他們自首,或者其它人知情也不打算滅口?抑或三個人格並沒有共用身體,死一個埃利可以換得另外兩人自由?
接著又開始談論傑克暗中收養孤兒秘密培育為殺手的怪誕行為,又提及負責心理諮商的米婭醫師其實是組織中的測謊師。我不大理解作者打算用這種有如閒話家常的對話方式串聯起什麼。三人格共用的身體過去做了哪些事情確實正在一點一滴地被重建,有些是被遺忘之事,有些則是在故事開始前秘密發生的。但作者似乎沒打算為故事的主軸定調,也沒有對三個人格的主動機進行有層次的拆解,時不時就透露出絲毫或者完整的情報反而失去了真相大白的爆點。
話說回來,這整個過程也是含有懸疑色彩啊。作者固然可以選擇用平淡一點的方式拼湊往事,只是失去娛樂性且讓人昏昏欲睡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另,從「面對」到「條件」篇中,我其實是蠻期待埃利再次醒來與凱登的對手戲,因為文中再再以各種方式描述埃利的冷酷狡詐,他卻完全拿凱登沒辦法,這種反差極大的遜砲萌讀起來挺讓人愉快的。
ns 18.68.41.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