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續集!我只是覺得它內容太少,很難單獨成篇,雖然越南語的系列也有類似的問題。
我把自己對使用諮商的疑慮跟心理師說,回應的重點是就像腳受傷走路不方便使用拐杖、給人攙扶等等這樣屬於合理使用,並不會是浪費資源。
那麼我又有更進一步的問題:我怎麼確定我正在合理使用?也就是說有人被蚊子叮而已就去掛急診,的確有受傷,可是沒必要掛急診,但急診不能拒絕或選擇傷病患。而且保密性就會產生「自己最嚴重」的錯誤認識,或者無意識地按照這樣的思路行事。
我起頭就很清楚說我的問題分兩種:不斷更新、改變、難以捉摸、未必真的需要處理,另外一種則是顯而易見、既定、常常被忽略的固化問題。我的立場是處理後者的難度比較低也比較切合實際,如果放著先嘗試處理前者根本很難成功。
基於上述,我就得到一個任務:寫出我該完成的清單,不過我一次不會列太多,因為是務必每項都在一週內徹底實踐,通常是每天或每週要做的。
我是那種會盡可能找問題,如果設下了一定有問題的話。我大一時在同個心理師那裡後來聚焦的是如何擺脫重度使用手機,不過後來隨著學期結束就沒了下文。而且那時我還突然失去興趣,就很尷尬。
針對大一後續,心理師有詢問後來的事情。後來的半年內其實發生不少事,包括不到兩個月被甩。不過這些我收攏到「現在比較想把重點放在如何支撐好自己」這個主軸上,也是確立明確目標:列日常必做清單。
雖然不是比賽或對弈的雙方關係,空閒時間我會希望能夠像是沙盤推演一樣,或者說鑽研新開局之類的。畢竟50分鐘/週真的很寶貴,自己也不能對這樣的資源「一試成主顧」。終究還是要自己面對,只是目前多了專業的輔助角色。所以更大的方向應該是朝向我如何在沒有這項資源的狀況下該如何自處,所以主軸目前如此,類似地,相同的事項不能永遠靠列清單,就像穿衣服,正常成年人應該不需要任何說明書或步驟說明這類東西也能完成吧?
ns 15.158.61.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