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教授,我們的無人機對抗系統在實際應用中採取了一種對抗演習的方式。」李天成開始解釋,「這種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模擬真實的攻防情境,以便在實戰中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秦教授點了點頭,顯示出對這一主題的興趣,「能否詳細說明一下這個對抗演習的具體過程?」
「當然。」李天成繼續說道,「在這個演習中,我們將參與者分為兩個隊伍:攻擊隊和防守隊。攻擊隊代表紅軍,他們的目標是攻擊和摧毀防守隊——即藍軍——的設施或目標。而防守隊則負責保護這些設施,並擊落紅軍的攻擊目標。」
「所以這些無人機是如何在演習中運作的?」秦教授詢問道。
李天成回應道:「我們的無人機對抗系統能夠在4公里的範圍內進行探測。這意味著雖然我們的資料中心的實際範圍大約只有500米左右,但無人機的飛行範圍卻達到兩公里。這樣的設置能夠模擬現實中的攻防距離,使得演習更加貼近實戰。」
秦教授若有所思地點頭,「這樣的設置確實能夠有效地檢驗系統的能力。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如何確保這些無人機和防禦系統的協調性呢?」
李天成笑著說:「我們在演習中會對攻擊隊和防守隊進行指揮和協調,並且不斷調整系統的參數以適應不同的攻防策略。此外,我們還會進行多次模擬測試,以確保系統能夠在各種複雜的情況下穩定運行。這些資料還會進入資料中心,成為機器學習的一部分,為日後發展成AI對抗做準備。」
「聽起來非常全面。」秦教授表示讚同,「這樣的系統不僅能夠提升防禦能力,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無人機在實戰中的表現。」
李天成點頭表示,「正是如此。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演習,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系統的性能,也能夠為國防領域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和經驗。」
會議結束後,秦教授對天網公司的無人機對抗系統充滿了期待。他感到這樣的技術在未來的國防領域中將會發揮重要作用。李天成則希望這次的介紹能夠促進雙方在更多方面的合作,並期待在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展示和應用他們的技術。
秦教授聽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李先生,根據您剛才的描述,您提到如果能夠有大量的無人機系統來覆蓋整個台灣,那麼是否能夠形成一個無人機防衛的“鐵壁”?這樣的設想在理論上是否可行?」
李天成點了點頭,承認秦教授的想法,「是的,理論上,若能夠部署大量的無人機系統,確實有可能在全台形成一個無人機防衛網,達到相對完整的防護效果。然而,實際上,這樣的設想涉及到許多實際問題。」
「例如?」秦教授詢問道。
李天成回答道,「首先是技術問題。如果無人機過於小型,它們只能提供基本的偵測功能,對於大型的防禦需求則無法滿足。小型無人機的主要作用是進行情報收集和預警,但其防禦能力有限,無法對抗大型威脅。」
「那麼,這些無人機的規模和功能之間是否存在一種平衡?」秦教授繼續追問。
李天成點頭說,「確實如此。大型無人機可以提供更強的防禦能力和更高的有效範圍,但其成本和操作複雜度也隨之上升。而小型無人機雖然成本較低,但其防禦能力和範圍受到限制。因此,我們需要在規模、功能和成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秦教授聽了之後,沉思了一會兒,「那麼,是否可以考慮將這些無人機系統與其他類型的防禦系統進行整合?比如,結合地面雷達系統、導彈防禦系統等,以達到更全面的防禦效果?」
李天成笑著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實際上,我們的系統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與其他防禦系統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多層次的防禦網絡,我們能夠提高整體防禦能力,並且應對各種複雜的威脅。」
秦教授頷首表示讚同,「這樣的整合確實能夠提升防禦系統的效能。希望未來我們能夠看到這樣的系統實現,並為台灣的國防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天成也充滿期待地回應道,「我們也希望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且不斷改進我們的技術。感謝您的寶貴建議,我們會繼續努力。」
兩人交流完畢,秦教授對天網公司的無人機對抗系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對未來的合作充滿了信心。李天成則希望這次的對話能夠激發更多關於無人機防禦系統的探索和發展。
李天成繼續解釋道:「如果我們要建構一個完整的無人機防衛體系,可以考慮分為大、中、小型三個層次來進行組織。」
秦教授好奇地問道:「這三個層次是如何進行組織的?」
李天成微笑著說:「首先是小型無人機。假設全台灣有3000個派出所,每個派出所配備8架小型無人機,那麼這些小型無人機可以在各自的轄區內進行大量的搜索偵查和初級防禦。它們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範圍內的偵查和報告,提供基礎的情報支持。」
「這樣的配置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秦教授繼續詢問。
李天成回答道:「這樣的配置能夠在每個派出所的轄區內實現基本的防禦和監控,保證範圍內的安全。小型無人機的數量多,可以在大範圍內進行有效的巡邏和偵查。」
接著,李天成接著介紹中型無人機的角色,「每個鄉鎮配備兩台中型無人機,這樣在全台300多個鄉鎮中,就會有600多台中型無人機。這些中型無人機比小型無人機具有更強的攻擊能力和偵查能力,能夠進行較為深入的防禦和打擊。」
「那麼,這些中型無人機和小型無人機之間的協作是怎樣的?」秦教授問道。
李天成解釋道:「小型無人機負責日常的偵查和監控,通過數據鏈將收集到的信息傳輸給中型無人機。中型無人機則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更精確的打擊和防禦。這樣,小型無人機和中型無人機之間的協作能夠形成一個有效的防禦網。」
最後,李天成談到大型無人機的作用,「全台灣20幾個縣市中,每個縣市配備10台或更多的大型無人機。這些大型無人機擁有強大的攻擊和防禦能力,能夠處理大範圍的威脅和突發事件。」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