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人心都有自己的「玫瑰花蕾」。大國民 <Citizen Kane>的主角是一位在二十世紀初迅速冒起的傳媒大亨查理.凱恩。終其一生為自己的報業王國奮鬥,由滿腔熱血到現實冷酷的傳奇人物。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歷程,到臨終時以他的一句遺言「玫瑰花蕾」作為句號。整套電影是探究主角內心世界為主,描述他一生的此起彼落為副。到最後,縱使記者不斷追尋真相,但都無疾而終,甚至連斷魂天國的凱恩也不知所云,「玫瑰花蕾」的含義被埋藏,像歷史堆中的一顆沙塵。此電影被評為美國電影學會百年電影的榜首,其地位可見一斑。此電影被評為「電影視上最重要的十部電影之一」,而導演奧森.威爾斯 (Orson Welles)從製作到主演均佔一席位,以二十六歲之妙齡完成他的處女作品,可謂是當時電影界的奇才。
此作品是電影學的其一必修教材,正因它同是空前絕後地結合了寫實主義(realistic)和形式主義(formalistic)/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的電影表達方式。前者強調影像的真實呈現,此學派公認的始祖是法國的盧米埃兄弟(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其經典紀錄片<火車進站>打開了電影業大門;而後者則著重於風格的表現及特異的幻想,或以科幻特技去表達,其淵源自法國「影院魔術師」喬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其在1902年的作品<月球旅行記>(在馬田史高西斯於2011年的電影<雨果的冒險>中所提及的電影)聞名一時。
在<大國民>中,奧森.威爾斯巧妙地集各家之大成於一身,完全是他個人電影的「Solo」,無論在敍事方法、拍攝手法、燈光或是風格的都看出其前瞻性,亦同時把兩派的表達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其實電影界的一大突破,跳出了傳統的框架。
首先,在其前無古人的敍事方法,就是將「傳統線性」結構轉為「非線性結構」,即由單角度變為多角度描述。故事始於憶述的方法,先交代主角凱恩死在皇宮「仙樂都」,其後主線在於記者深入調查主角在生前的最後一句遺言「玫瑰花蕾」的含意。重點是,記者透過訪問主角生前最親密的五個人而作出調查,包括監護人銀行家、報社總經理、凱恩的好友兼專欄作家、他的第二任太太和豪華宅邸管家兼圖書管理員。透過五個人,五種觀點和五個角度對主角生前的描述,就像拼圖般重新建構整個凱恩的人生,憶述主角生前的起承轉合,各角度互相交纏。這種講述故事的方式,是全視角度(Omniscient Perspective)的表達方法,指的不是用主角第一身去理解事情的脈絡,連戲內五個敍事的人都只是觀眾,使凱恩看起來更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