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意到新聞,內文提及大陸部份出版商拒絕參與今年年中的電商促銷活動,消息甫出,即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單。
有網購經驗的你們,也許知道每逢年中和「雙十一」時節,電商平台都會不約而同推出不同類型的優惠活動,吸引你我在平台上下單消費。但是這一年,整個生態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雖然我對整個電子商貿市場如何運作並不太熟悉,但作為一個間中網購的小伙子來說,這一年,確實比以往「靜」了不少。至少,我打開網購app,已經再見不到那些煩人的購物節「限定」小遊戲。
說起那些遊戲,其實就是透過做任務,賺取所謂的「貨幣」為自己的「建築」升級,每達到一定等級可以獲得不同金額的紅包,在指定時間「瘋搶」時可以獲得折扣。有時候還會有用戶間的PK戰,那些透過拉人入隊,相互競爭的場面,對於這個在平台上甚無「好友」可言的我來說,要贏,看怕也要透過特殊的技巧才能(勉強)取得微量的購買紅包。
領過紅包後,看到小小的屏幕裡出現「去買買買」之類的字樣,更是讓我的神經線給驚動了。
但拋開這經驗不談,說回文初提及的那件新聞,其實你可能會問:書生,促銷本身不是一件好事嗎?作為消費者,趁著促銷檔期買買買,說不定能夠省下不少錢。
我會這樣說:「買」這個字背後,其實也只是在滿足人那短暫的愉悅感而已。買完回來又不好好用一下,久而久之你或會覺得「我當初為甚麼要把它買回來?感覺只是在浪費位子而已。」
尤其是在小城裡,生活空間極其有限,若然買得太多,家裡即使空間再大也容易因而被塞滿。
換個角度,出版商也許會透過電商平台銷售自家出版書籍,開拓潛在的客源(美其名曰「讀者群」),但在銷量與利益之間,他們始終覺得,若果單單因為迎合電商促銷而把書本以兩折、三折等形式低價出售,雖說銷量或多或少地提高,但背後所得到利潤卻因如此低價而大大降低,在商業利益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畢竟處身於出版行業,出版是唯一的賺錢門路。
需留意的是,我並非一刀切反對書商提供折扣優惠以刺激大家的購書意欲,但折扣幅度可不要定得那麼大、那麼誇張。不然的話,就如上面所述的那樣「旺丁不旺財」。
反觀自己,若以「購書狂」來形容,恐怕真的要接受了,畢竟回看家裡那擠得可憐的書櫃,雖說近來終於肯動起手來去閱讀,但那個量,未免太誇張了—近200本的藏書量,恐怕一整年也看不完。
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些書,近來自己終於肯掏出來,在日常「亂」活裡抽出一點時間,在晨光的陪伴好好細讀。由簡單的圖文書作為起點,轉而摸索不同散文、小說(甚至詩集)裡所描繪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我相信,要是以目前的閱讀速度,「一年內讀畢40本書」這個目標也還有機會實現的。
至於隨後的閱讀心得(合集暫名《書海飄流》)以至延伸的衍生創作,則是題外話,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第一篇預計於月中登場!到時大家記得來支持一下喔~
(眼見書展日漸臨近,買書慾又在我心裡莫名的蠢蠢欲動了,哈哈。)
ns 18.68.41.1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