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每逢清明時節,可是孝子賢孫上山拜祭先人的高峰時期。
經歷過數年疫情的我,近年隨著兩地恢復「通關」,也藉著機會與父母回鄉拜祭。雖然我們早一兩天回鄉,但沒想到甫是去程,我們乘坐的直通巴士,卻在高速公路上不斷遇上堵車的景象。
即便天色已經入黑,但道路前方的那片車尾燈海,倒是紅得刺眼。我明白,正值大陸清明假期,不少人於下班後紛紛北上展開他們的踏青之旅,但想不到那麼多人會選擇自駕出行—雖然我打聽到小客車在清明假期的3天時間裡可全天免費通行收費高速公路。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的最終目的地在哪裡,但我只知道,當下最希望的,可是盡快逃出這黑暗的堵車陣。
車輛在車海裡緩緩移動,雖然行程中不時會出現停車的情況,但是每當通過某些重要的立交(出口)時,總是感覺前方路況會略為順暢一點。(但回看反向那幾條行車線,卻絲毫感受不到我方的那種擁堵,尤如踏進無人之境一樣,車輛在公路上奔馳)
就是這樣的跌跌碰碰,本來2小時能夠走畢的行程,竟得花上4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我看看手錶,才驚悉時間已經不早。
我帶著那疲倦、頭痛的身軀,和父母緩緩從下車點步行到親戚家。
翌日一早,我在吆喝聲之下被驚醒過來。看看手錶,才6時多,天還沒完全破曉,我便得從睡夢中醒來,梳洗梳洗,等一下該要出發了。
你可能會問,為何要那麼早出發?區區拜祭這樁小事,為啥要那麼早出門?
背後原因,正是為了避開可能出現的交通擁堵。親戚告訴我,近年曾試過在相若的時間駕車出發,卻因為墓園一帶的堵車情況,而無奈的在車群裡塞了將近3個小時。
有見及此,她這次只好兜一下風,避開那可能出現嚴重擁堵的路段,盡可能快一點到達墓園。
但是,這只是「盡可能」而已。上午近9時,我們沿著導航駛至墓園附近路段時,卻再一次陷進了地獄的漩渦之中—前方竟再一次出現由機車和私家車組成的長長車陣?!
這下,我們真的沒法子了,也不想為了這1公里的「繁忙」路段而投下那枚與時間賭博的銀幣,只好在附近找了個停車場,把車泊起來,再徒步走過去,當作一種另類的健身活動吧。
走進墓園,在人流如鯽的環境裡,我們像是摸不著方向,找不到其他親戚朋友躲了哪、到了哪。沒有如某些人手上拿著的家族旗幟,雖然我們口中有了一個集合點,但由於園區實行人流管制,複雜的人員進出,更讓我們很難看到他們的容貌所在。
但等了一陣子,在大樹下靜待的數人,也終與因堵車而遲到的那群人成功會合,「合體」成家族掃墓團。眾人各自手拿著鮮花等不同的祭祀用品,在面積若大的環境裡開啟拜祭路線。(你懂的,這下我們要拜祭的可不止一個)
雖然太陽躲在雲團裡,但天氣還是相當的悶熱。在依山為伴的環境裡,一行人上上下下,沿著路線,拜敬一個個宗族裡的近代離世親人,即使汗流浹背,為了這一天,也得繼續撐下去。
在墓前澆酒數杯、拜上線香數支,看似沒甚麼特別,但對於天間的先人而言,後代子孫抽空前來「見一面」,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孝敬之道了。
拜敬每一個先人的時候,我腦海裡依稀浮現出那些昔日與他的回憶碎片。即便那些相處的時光不算是特別的長,但那種記憶,現在也不能再化歸成真,畢竟他的那種獨一無二,是無法為他人所取代。
我不知道父母會在人生中哪一個時刻離我而去,化蝶升天,但目前唯一可知道的是,雙親年事已高,已經慢慢的步進老年期。
面對這個問題,這些年裡,我還是摸不出一個能夠報答他們的最完美答卷。雖然在他們眼中,能夠做到少一分爭吵,多一分自律已經是件很好的事,但個性卻告訴自己,再簡單的事,卻在無意之間變得不可能起來。
而此次回鄉拜祖一行,卻讓我重新思考了上述的問題。也許是自我的一門小修煉,讓自己重新醒覺習慣的重要性。所以,請容我說一句,今後我試著做的那一些新的、健康的小習慣,也會盡可能透過社交平台與諸位讀者分享,好嗎?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