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德的某一隅,這天聚集了一群年輕人。我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也不知他們為何而來,但眼見部份人的行裝裡藏著相機,就感覺接下來會否有那些他們期待的拍攝之物。
我試著與部份人聊聊天,才發現有些人為了「某個目標」,早在凌晨時份便來到總站這邊露宿,以祈能夠「搶頭啖湯」,搶先體驗新車款。
早上10時,一輛綠色的雙層巴士緩緩駛進總站。現場的人無一不舉起身上的手機、相機,紛紛攝下這個歷史性時刻。它雖然與普通的巴士並無甚麼分別,亦與既有的電動巴士一樣並無排放任何可見的廢氣,但仔細聽一下它行駛時的聲音,不難發現這聲音與電動巴士並不相同。
我再看一下擺放在車頭的打卡道具,才得悉這可是香城首部投入服務的氫能巴士!
「不怪得他們一大早來到現場守候了。原來是為了這個!」
在這個互聯網年代,網路影片成為都市人每天密不可分的一種娛樂形式,而在場的年輕人們,也許存在著那些為著首航特意來拍攝行車片段的人,以祈在「搶頭啖湯」的同時,也希望將這種難以言喻的興奮感,透過影片與其他居於網路上的同好分享。
車門甫開,在現場人員的指示下,眾人有序的登上巴士,準備開始一場熟悉又未知的新旅程。站在一隅的我,雖然未如熱血奔騰的他們那樣排隊輪候,但看到上層車頭的「亂」象,不禁慨嘆一句:「唉,坐首航固然高興,但這畢竟只是個普通的乘車旅程而已,為甚麼會出現這樣尷尬的場景?」
我明白,他們都想為追求影片質量,而希望找到有利拍攝位置,但沒想到,車頭看到一堆小朋友,就是為了這件事而爭先恐後,甚至依稀看到零星肢體衝突的畫面。
「呀,這裡可是公眾場合來的,可否有一點家教?」
雖然有些人知道上層如此熱鬧,也得轉戰下層車頭位置,但擺放手機等拍攝裝備卻成一大難題。
下層上車門後,雖然有著一個小型的行李擺放空間,但礙於沒有玻璃屏風作間隔,要「固定」手機就只能靠「寶貼」這一於車迷界裡常見的拍攝小工具。只要將寶貼與手機機背、扶手柱貼牢,別以為這樣做有點化學,其實當車輛行走期間,機子在寶貼的守護下也不會容易鬆跌。
而我,看到上層機海、下層柱子滿是手機的畫面,只好走入車廂後部,找個位子坐下來,從另一個角度體驗氫巴出行。
隨著上車門關上,車輛緩緩從總站駛出,一陣歡呼聲隱約地從上層傳入我的耳中。「首航真的很興奮」,坐在車尾一隅的我,看著旁側車窗的風景,路過不同的住宅小區,走進舊區的大街小巷,在上落客期間也不難察覺到車站附近的咖啡店,店員忙著製作飽點的景象。
這些畫面,對於那些在上層專注拍攝行車片段的年輕人來說,相信也無法看到。即使自己有時候也會像他們那樣拍攝一些同類型的影片並放到互聯網,但在我心中,有些東西,始終也不能夠當作興趣那樣過活。
父母曾經告訴我,這類所謂的「興趣」只有那些自閉者才會享受,一般人根本不會愛上。
沒錯,交通工具終究是件死物,不會笑、不會哭,也不會與人對話,但我們也不知道,為甚麼在社會中,仍有一群對這類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運輸載體深感興趣的人。
別看他們都是「獨男」,他們在互聯網上確實建構不同大大小小的社交群體,亦有看到彼此間頻密的交流,但是他們的話題總停留在交通工具之上,其他呢?
我確是明白車迷追攝巴士(或其他交通工具)的那種愉悅感,但是「追還追」,我總是感覺他們在首航當日的那些行為,倒是讓人側目。
上面說過的車迷衝突,其實我也想不透,畢竟他們都只是想為著自身利益出發,到底有否理會其他人的感受?也許沒有。
嘗鮮雖好,但自省不能失。我不反對大家去體驗新事物,但還是希望車迷們得好好檢討一下自身。人在社會,始終都想透過言行舉止讓人留下好印象,誰想為了巴士這類死物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活來追尋樂子?
好好反省一下吧。父母之言,確是值得自己慢慢思考,透過反省改變自我,縱使過程再艱苦,修煉出來的成果,也許才是那璀璨奪目的一顆星。8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vnH2xUw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