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地小書生,近期聽見一個又一個小書店結業的消息,或多或少會有著一點可惜。
雖然說,它們有不同的理由要無奈地和各位暫別(或告別),但獨立書店可是小城文化的一張代表性名片,若然消失,感覺社會很像失去了些甚麼(雖則它們也許會成為近代歷史裡的一個「烙印」)。
記得最近宣佈停業(不是結業)的一間小書店,是躲在觀塘某工業大廈裡的一個「既賣書又有共享空間」的結合體。基地搬過一次的它,窗外的景色由一路之隔的小公園變成「樓望樓」的建築景色,但是,誰說工業大廈裡頭不能從事像書店這類零售行業的?
你可能會覺得,這美麗的新社會背後,總是感覺有些東西正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一種你也未必能夠摸索的變化。
當主辦單位近來不再強調書展的參展商數目時,我發現,這個在會展中心舉辦的年度書香盛事,會否開始走下坡呢?尤其是在展覽會期間,部份參展書冒下架的消息,或會令人質疑出版自由會否受到打壓。
而這些所謂的「書展禁書」,其實在坊間的小書店裡,仍有正常發售,亦不欠書友購書支持。
你可能會說,為甚麼某些人硬要「一刀切」禁止某些作家的書上架,但我想說一句,每一個人,已經有著不一樣的創作風格和形式,雖然所涉足的範疇或多或少可能會觸及某些敏感話題,但也不能夠以某種手段來扼殺創作者本應的創作自由呀。
其實小書店也是差不多。我們知道,這些規模遠較傳統連鎖書店為小的書店,各有各的特色,有些甚至是開在傳統的工廈裡。在傳統工業逐漸式微的社會裡,我雖然不反對書店經營者們活用工廈單位進行這類零售活動,但為甚麼近來會有上述所說的無形打壓,作為旁觀者,我也不敢多說,恐怕會惹不必要的是非,只能說,也許「小書店」這三個字,確實是門易於去想,但做下去卻的學問。
但是,越是有書店遭遇停業、結業的厄運,越會有人願意去加入這個未知的挑戰,在不同的社區裡落葉生花,為著自己心裡的那種「書店夢」而奮鬥。
而自己,即使為求尋覓下一份正職,重回穩定生活而繼續奮鬥,但身為一個業餘的小書生,也想在這片小城裡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文學小空間,透過選書和裝潢,為某一個小社區開創工作、課業以外的休憩、閱讀空間。
一如往常,我一直深信,這片小城,確實需要不同小書店的存在。雖然我不是說要與連鎖書店做「軟對抗」,但我明白,一個有文化的都市,確實需要有特色、有個性的小書店,而我,也將準備加入到這個獨立而共融的行列裡,即使未必能夠每天駐店,但能夠為小城的小書店生態圈加上那獨特的一筆,也許已經非常足夠而滿足了。
這個夢,雖然目前還是十劃未有一撇(還在物色店舖選址),但我相信,只要有大家的支持(不管是精神上、物質上,又或財力上),這個書店夢,能夠在未來的1~2年能實現的!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