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2024/4發表於巴哈姆特小屋)
在2010年代附近,從《魔法少女小圓》那充滿衝擊性的第三集讓學姊掉頭就走(O?)後,就有所謂的「三集定律」這種說法,認為一部作品最好在前三集就要有具有衝擊性、且讓觀眾進入狀況的情節。而隨著短影音盛行,三集定律逐漸變成「一集定律」,若是一集沒有封神,在競爭者眾多、且步調越來越快的現在很難把觀眾留下來。也因此,從動畫、漫畫、影劇到小說,如何在開頭就寫下吸睛的元素,成為創作者不得不修的課題。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Z9u2jRlWs
而這些在開頭被提及,吸引觀眾目光的元素到底重不重要呢?不同的創作者及不同的作品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俄國的名小說作家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 1860-1904)在和友人來往的信件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想法: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dbm5MIHYh
「One must never place a loaded rifle on the stage if it isn't going to go off. It's wrong to make promises you don't mean to keep.」(要是舞台上的來福槍沒要開火,就別把它放在那。別承諾沒放在心上的諾言。)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5woyexa4pP
「If in the first act you have hung a pistol on the wall, then in the following one it should be fired. Otherwise don't put it there.」(要是在第一幕,牆上掛了把手槍,那在第二幕它就應該被擊發,否則就別放在那。)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U4gTlrnjI
簡而言之,故事中任何的細節都應該在之後發揮作用。當描寫出某些事物,觀眾及讀者會期待它們和故事間的關聯性。這樣的概念被後世稱為「契訶夫之槍」,故事中不會對無關事物有多餘的描寫。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zheBwePs3
這樣的概念廣泛出現在推理小說中。若提及鄉野傳說,除了製造氣氛、偶爾也和核心詭計有關。當提及故事發生的舞台(公館、別墅)有什麼特殊之處,讀者大概也會期待犯人利用它來作案。例如要是寫了每間房間裡都有時鐘,大家都能注意時間,那案件裡肯定要對時間和不在場證明做文章了。說房間內有各種防範入侵的措施,那這些措施肯定要被突破。許多作品也常在開頭閒聊某些話題,最後也會和真相有關,大抵也算是某種契訶夫之槍。不過或許對各位來說,最易懂的例子莫過於柯南電影版:當你介紹了一棟鈴木財團的新建築,觀眾就會期待它在電影中被炸掉(O),要是沒炸還有種燃燒不完全的感覺。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JCBXpyNpF
契訶夫之槍用得精彩的話,可以讓讀者有「本來以為不重要的事情原來這麼重要」的暢快感,或是「我就想看這個,你給我這個就好」的滿足感。只不過伍德個人對「所有細節」都要和骨幹有關還是有些意見,這有時會讓故事顯得過於算計且過於集中,沒有發散的美感。就像人物畫有時也會描繪背景,有些故事中的資訊是用來營造氣氛、描述(角色們的)生活,不見得要跟主軸綁死。要是所有資訊都和骨幹有關,那故事就太容易預測、且格局太小了(所有事情都繞著主事件轉)。創作者要做的應該是別讓花邊資訊搶了主線的鋒頭。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nrieAaCCr
另一個極端則是「麥高芬」(MacGuffin)。這個術語來自英國劇作家安格斯‧麥可飛(Angus MacPhail;1903-1962),而後被和其合作的驚悚片名導希區考克(Alfred Hitchhock;1899-1980)借用並推廣。故事裡的所有人都追著麥高芬跑,但那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不重要。例如間諜片中提及的機密文件、部分警匪片中的傳言把主角引到現場,通常只在故事開頭被提及,但到了主角們被捲入主線,故事中後段時這些事情也不是那麼重要。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8fwE2CCV1
使用麥高芬技巧最多的應屬公路片了。在公路片中,主角常因某些理由踏上旅程,在途中結識朋友、碰上各種事件,最後得到成長,而開端的理由是不是因為旅程而解決,或甚至有沒有解決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動畫中最為人所知的公路片大概可說是Jojo第三部《星塵遠征軍》,承太郎等人是為了拯救母親荷莉踏上旅程,但真正的主線還是各種替身戰鬥及和DIO決鬥。而荷莉(的健康)便可視為這段故事中的麥高芬。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3NUKmJb1e
故事的麥高芬是給主角行動的理由、推展劇情用的器具。通常這類故事強調的是過程,開頭和結尾不那麼重要。以伍德拙作《魔都妖探》的Case 1來說,婦人尋找的戒指就有麥高芬的性質,將偵探及助手引入真正的事件。而有的麥高芬甚至在故事中後期就被遺忘了。而如何讓後面出現的事件更精彩,讓觀眾也理解麥高芬沒那麼重要,就是創作者的功力了。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XnlNktUiE
另一個也相關的概念則是「紅鯡魚」(Red Herrings)。這在推理小說中相當常見,指的是誘餌選項,誤導觀眾某些人或證據是關鍵,實則不然。有時故事中極力描寫某些人事物,但實際上它是吸引讀者注意力的假餌。有的驚悚片極力描寫鬼怪傳說的恐怖、將一切事件導向超自然現象,而最後發現真正恐怖的是人為的惡意,就帶有紅鯡魚的性質(也有許多作品則是反其道而行)。而對伍德來說,使用紅鯡魚最主要的難處是,這塊鯡魚要真的可疑、不至於一眼被看穿是假的,而當揭穿真相時又不會顯得突兀,像是因為被猜到梗而隨便抓一個代罪羔羊。
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fDfTpygtX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如何在開頭就埋下伏筆、或甚至是個吸睛的伏筆,是當代創作者都該用心思索的。它可以是在故事中後期燦爛開火的契訶夫之槍,也可以是讓觀眾被說服,不是那麼重要的麥高芬,甚至是讓讀者恍然大悟自己被騙的紅鯡魚。不過或許作為讀者,看到作品倒也不用急著分類,跟著作者好好享受故事就行了。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