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回說到,因為政治權力鬥爭的失敗,「中國通」戴維斯總督黯然離場。
砵甸乍和戴維斯首兩任總督,都為香港帶來很多建設和發展。
但他們二人都不約而同:
在一片唾罵聲中離去。
他們也不想的,畢竟他們也做了很多事情建設香港,有血有淚。
但始終,他們所推行的措施得罪部分利益集團,所以他們都不太得民心。
但第三位接任港督一職的文咸爵士不同。
他似乎是一位得到比較高支持度的港督。
文咸的港督任期為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他的任期內,中國也發生了兩件大事:
道光帝駕崩,咸豐帝上台;洪秀全成立太平天國。
這兩件事的發生時間相當接近,前者發生在1850年,後者發生在1851年。
道光帝仿似將一個爛攤子丟給他的下任,咸豐帝接手時還僅是19歲的小孩。
加油吧!咸豐帝!這是歷史交給你的考驗!勇敢去面對吧!
太平天國的發展,下一章我會聊到,因為它與香港也有一些關係。
好了,我們將焦點放到文咸港督。
文咸一上台,做了三件大事,挽回民心:
一件是,將自己的薪水暫緩發放!
老百姓:文咸萬歲!
一件是,將前任港督戴維斯所留下的不合理稅項全部取消!
英商:文咸萬歲!
另一件是,他在定例局委任兩名太平紳士為非官守議員。
什麼意思呢?
這裏有兩點需要解釋。
首先,太平紳士是由港督委任民間人士,擔任維持社區安寧、防止非法刑罰的職銜。
這個制度,在中國並沒有,主要來源自英國。
自砵甸乍時期開始,港督便會委任一些人擔任這個職位。
你可別想着什麼人都有機會,一開始能擔任這個職位的,全屬英國洋人。
直至1878年伍廷芳被委任,才有了華人擔任太平紳士的先例。
英殖民統治結束後,香港特區維持了這個制度,所以你會聽到現時還有什麼什麼太平紳士,這就是由1843年香港開埠留到現在的。
現在定例局可由非官職的太平紳士擔任議員,反映了定例局不再全部是政府機關的人,立法機關也能有其他派別代表。
這很大程度上安撫了其他在港的英國人。
非官守太平紳士:文咸萬歲!
然後呢,文咸着手搞社會建設。
1848年11月,文咸建成了香港第一所公立醫院。
你別簡單小看這件事情!因為當時香港的醫療設備是十分落後的!
而且衛生情況非常差!
1843年,英軍駐港衛戍部隊中有近百分二十五的人死於瘧疾!
1850年,香港一年有百分之十的歐裔居民染病死亡!
所以有公立醫院的出現,對香港的公共衛生是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文咸也興建了港督府。
什麼?港督府也算是社會建設?他自己私心是吧?
說老實話,我也覺得是他自己的私心,畢竟港督府除了他還有誰能享用?
但話說就是這麼有趣,就是除了他,繼任的港督都能享用。
因為在港督府建成之時(1855年),他已經卸任。
這個建設後來回歸改為「禮賓府」,即現在特首居住的地方。
所以,港督府也算是一個「良心建設」吧?畢竟它能惠澤後人。
另外,文咸更開啟了一個大型計劃:
「文咸填海計劃」!
正所謂香港「山多平地少」,文咸也留意到土地不足的問題!
「那就填海解決吧!」
什麼?不是有那些維護環境衛生的環保人士嗎?填海不是破壞自然生態嗎?他們沒跑出來反對?
傻瓜,二百年前的香港,哪有什麼時間去想環保?環保是這近幾十年才有的概念。
但這樣說,就算不想到環保的問題,二百年前的香港,要去填海,也是浪費人力物力。
文咸是基建狂魔嗎?
也不是,文咸只不過是順水推舟。
因為在他提議這個計劃的前一年,皇后大道中北面的房屋發生大火。
而且這個不是簡單的火種,它一燒起上來,燒了四百多座房,造成三十多人死亡。
沒辦法,舊時候的香港還沒有健全的防火設施,居民的居住環境往往很簡陋,所以一大火上來,往往「火燒連環」。
好了,火燒完了,剩下的瓦礫,怎麼處理?剩下的無家可歸市民怎麼辦?
「那就將瓦礫推到附近岸頭,填海造地吧!」
不得不說,文咸是有點小聰明,這樣既化解了瓦礫的處理問題,又能安置失去家園的居民,又不會激起百姓對填海造地勞民傷財的反對!
所以,大家現在去到上環及中環西部沿岸,即文咸東街、蘇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帶,就是文咸填海填出來的!
這個填海計劃,是香港史上的第一個填海工程!後來香港的不斷填海造地,也是在學習文咸!
好了,地是填了出來。
但別說笑,文咸又遇到一個頭痛的問題:
香港很多地都沒英商想買來發展!
笑了,如果筆者有能力穿越到二百年前,必定將港島地段的土地,有多少掃多少。
港島嘛,不是遍地黃金是啥?
但二百年前的香港,大家對這個地段都沒有信心,畢竟什麼都沒弄好,只是在開埠初期。
而且還存在很大的治安問題!
大家還記得張保仔嗎?張保仔當時投降清廷,大家都樂滋滋的。
但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徐亞保和十五仔繼張保仔之後,成為香港勢力最大的華南海盜!
更甚者是,海盜這一行,也引來外國人的興趣!
文咸年間,居然有英籍海盜洗勢葡籍商船,這不就是「洋鬼打洋鬼」嗎?
這些海盜問題,也是搞到清政府很難受啊!
但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英人與清廷本來是仇敵,因大家都有共同敵人,笑死,現在竟然合作,共同剿敵!
「人來啊!凡能捉拿徐亞保本人者,賞五百磅!捉獲其他榜上有名的兇犯,每名賞一百大洋!」(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在文咸的大舉掃蕩下,海盜問題算是解決了下來。
治安問題是解決了,但英商對於買地仍不放心。
其實早在砵甸乍的年代,砵甸乍已有賣地的打算。
因為賣地對港府來說,就是一個無本生利的生意,賣了地出去,港府可以賺一筆;英人在買地後蓋房子,港府又可以持續性地徵收他們的物業稅、地稅和差餉。
即使到了現在,賣地仍然是港府最大收入來源之一,佔收入的兩成多。
但商人始終是商家頭腦,他們覺得買地不安全。
「你們都沒有設立土地使用年期!我怎知道你什麼時候收回土地?」
好吧,砵甸乍讓步,將土地使用年限改為75年。
「75年?太短了吧!再延長多點!」
當時砵甸乍已卸任,接任戴維斯不肯延長。
「你不延長那我們就不買了!」
文咸接任,非常慷慨:
「各位稍安勿躁,我將土地使用權延長至999年,各位客官意下如何?」
大瘋狂了吧?999年?那不就是永久使用的意思?
叫文咸為「慷慨」先生實在不過份。
文咸不是傻的,他是參考了當時同時是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他們政府便是將土地延長使用權至999年,結果賣地非常成功。(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有了新加坡的先例,文咸去推行相關措施時,也就更有信心了。
結果,英商非常滿意文咸的做法,很快便將政府的賣地一掃而空,港府賺個盆滿缽滿,英商也買了這些地去興建很多樓宇建築。
文咸的管治手腕確實有一手,怪不得他能成為民望相對高的港督!
文咸管治香港之時,經常不在香港,因為他同時身兼全權公使及商務總監,經常奔波兩地。
而且1852年3月至1853年2月期間,他也曾因病而回英休養。
但即使是這樣,也沒有影響英人對他的評價!
香港史專家安德葛認為文咸具有親和力,而且是「首位模範港督」!(George Beer Endacott:《A History of Hong Kong》)
現在香港的上環兩條街道文咸東街、文咸西街,便是以文咸的名字命名,這裏後來成為南北行的其中一個集中地,專賣藥材、山珍海味,直到現在!
另外,香港西半山至西營盤也有條街叫「般咸道」,非常窄和斜,據說也是紀念文咸的!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VXCydPVTO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zc8cD5D4U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oN2ilJ9D5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sehppKS5P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TghaEJCyy
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lWoiCCHFW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