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兩年前」的上篇,雖然小時候都喜歡過新年,但其中也有令我苦悶的時候。
記得那時大多會在大年初一及大年初三去親戚家拜年。
大年初一要去三家,大年初三去一家。
大年初一,是最苦悶的。
只因親戚家裡並沒有相熟又差不多年齡的小孩,大人們總是吃一頓飯都花上了幾小時似的,只得一個小孩的我當然會感納悶。但換回來的是會被大人們關注,因為當時我年紀還很小,大人們總會比較疼愛我。不過,當那些阿姨舅父姑姐堂兄堂姐等等都結婚產子後,家族中有了更幼小的小孩,我的家族地位就已經確認不保。
大年初三是赤口,卻是我在那些年最期待的日子,全因那天必會到我大伯家中。我與我堂妹年齡相差兩年,可以說是從小玩到大,每次到她家都會一起玩LEGO。偶然,我也會在長假期間到大伯家中玩樂數天,因為大伯家是個難得有浴缸的家。每次我與堂妹都必定會一起洗白一起玩水。可惜,當我們都上了中學後,大伯全家已經決定離開香港移民到加拿大。記得那時我父上也有想過將我拜託給大伯,讓我也到那邊升學。我當然是不想離開父母,更不想離開香港。現在回想,若然那時狠下心到了那邊又會如何?命運這東西實在不能去想像。就如那時已有「ICQ」,初還以為會與堂妹的友情可以敵得過「遠距離」。結果是非也,從小孕育的友情也很快被消亡。事實上,「近距離」也是一樣。曾經小時候一起玩過的村童們都隨著大家成長環境變化而疏遠。昔日一起玩過捉迷藏、跳飛機、猜樓梯等等等的友情也不復存在。
今日是大年初一,隨著家族人口老化及關係退化,今年父母也只需到一家長輩處拜年。該長輩也年紀不少,也不知還有多少年能相見?說到此,我也有掙扎過今年好不好也跟隨父母再次出外去拜年?上次與該長輩見面好像已是兩、三年前的事?我也不太能肯定。不過,到最後我也是逃不過睡魔依然比較喜歡宅在家中休息休息。在休息期間,Whatsapp傳來了不少的恭賀說話。坦白說,有些朋友已經多年沒見。年間就只有大時大節才會互相交換一些「應節話」來交差。當中可能只是轉發別人剛轉過來就完事,根本連「心意」與「關懷」也沒太多。可能最多的只是以表示「自己仍然在世、依然平安、心裡依然有你存在」而已。
新年流流說這些好像很灰,但我覺得這都是現實。71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jb8W8aTJs
71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tRGe7vuMX
延伸閱讀:過新年(上)
ns 15.158.61.5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