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作品名稱:最溫柔的力量
作品屬性:情感散文、同志議題
原文連結: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154&sn=90124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Cy9J3IPAQ
寫在最前面。
我認為這是我所寫過的評文中,最難評的一篇。
因為這部作品非常有文學味,在書寫方面也算得上成熟。
做個比喻的話,這篇文章很像是大學文學系學生的作品。
不幸的是,我沒有大學教授的程度,沒有那麼多的學術經歷能夠援引,只能以自己的感覺來做評論,還請見諒。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YbZQBObQL
一、關於整體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t2irn2ZM9
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tyaJ7PzT2
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卻也明顯地讓我覺得不夠好。
評語中同時出現了好與不好,似乎是一種很矛盾的說法,但此時此刻,我的心中,確實就是這麼矛盾的想法。
首先我最想說的是:這是我評文至今,最適合文學獎的一篇文章。
貼近生活的題材、細膩的筆觸、充滿討論性的議題,儼然就是為了得獎而生的一篇文章。
也許對於不喜歡文學獎風氣的人來說,這個讚賞反而像是諷刺,但我必須要說,我真的是這麼想的。
不過,我認為這篇文章距離得獎,還是缺了一些什麼。
就我個人的感覺,這一類型的散文要想表現得出色,不外乎兩項要素:共鳴與驚訝。
共鳴指的是,作者能用文字寫出讀者心中的感受,直接撞擊在讀者的心中,讓人心有戚戚焉。
驚訝則是前面提過的,劇情要「情理之內,意料之外」。
這兩者未必要同時達到才叫高端,更有些時候,共鳴和驚訝可能是互相衝突的。
畢竟,共鳴要的是讀者有所感受,那麼,貼近生活的小事當然比較容易產生共鳴,既然如此,無端製造了太多的驚訝,反而不像現實生活,也就難以引起共鳴。
就像有錢人的生活,不論多麼樸實無華且枯燥,都很難讓我覺得「說得對啊」。
我對這篇文章的感覺是:兩者皆有,卻也皆無。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B1pYZJF4U
二、關於共鳴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oM8nYcpAS
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JqPIJrvIn
由於你的筆觸細膩,很多時候,我都能感覺得到你字裡行間的溫柔。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jPvPMIj8L
只是,這份溫柔,似乎不足以衝擊到我,不夠引起我的共鳴。
由於你的用字、行文都太溫柔,太和善,反而造成了情緒上的張力不足。
這並非是說你的文筆要更加華麗,要用更多的形容詞彙或意象,而是指,在這些溫柔的文字底下,我似乎沒有看見角色們應有的真實面貌。
也就是說,我覺得這些角色的情緒,都沒有真正地被挖掘出來,暴露在讀者的眼前。
然而,很抱歉的是:這個感覺太過曖昧,以至於我沒辦法提出一個明確的改善方式,只能給你一些我想像中的範例,以供參考。
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很能詮釋我所想表達的「情緒張力」這件事:
我會等你到三十五歲,但我永遠也到不了三十五歲,所以,我會永遠等你。
這句話裡並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語法,任誰來看都不難懂。
只是,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好像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共鳴。
三、關於驚訝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kE9Rt4hLV
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9JXrUejaA
再來是驚訝。我認為這一點比較沒什麼好猶豫的。這篇作品並沒有讓人驚訝的情節,整體劇情非常地順理成章。
從舅公的故事當起點,而後時間流淌,自己的身分與舅公產生重疊,奶奶也逐漸老去直到過世,都在情理之內,並無意外。
貼近生活的同志劇情,情節卻讓人無比驚訝的,我最有印象的是李安的《喜宴》。
因為我不想暴太多雷,所以只稍稍地說:在故事最後,發現那個人竟然會講英文時,真是嚇到我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四、結語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RyZ7HDILm
17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weyaxshgf
寫到這,我又將文章從頭看了一次。
我發現,這篇文章給了我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也許能解釋為什麼我會說「共鳴不足」。
我覺得這篇文章「旁觀太多,主觀太少;事實太多,情緒太少」。
「旁觀太多,主觀太少」指的是在故事中,太多時候都在描述其他人的動作、情形,反而很少很少關於「我」的事情,也就造成了這篇文章之中,好像看不見「我」的存在。
既然第一人稱的我,沒辦法在文章中找到身影,讀者自然不容易有代入感、共鳴感。
「事實太多,情緒太少」則是說,通篇文句,似乎都在講客觀事實,而缺少了對於這些事情的情緒。
譬如在舅公過世前,我偷看了舅公最後的容貌,覺得很可怕。文章只說到這,在覺得可怕以後,我有什麼樣的想法,這份情緒對我又造成了什麼影響,並沒有描寫。
舉個例子:如果是一篇在談述恐同與自我認同的文章,我也許就會在此時提及舅公的模樣很可怕,所以,我不想變得和他一樣。
然而,長大以後,我才發現舅公是個得了愛滋病的同志,而且我發現,原來我也有著與舅公一樣的性向……
也許你不喜歡這樣的劇情,這也只是我臨時想到的舉例,看看就好。
我想說的是,用情緒來貫穿故事,才會讓故事有角色的存在,甚至更進一步地,讓讀者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
ns 15.158.6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