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的社會文化建基於以下五項原則:科學(Scientism)、客觀(Objectivism)、理性(Rationalism)、集體(Collectivism)、「平等」(Egalitarianism)(可縮寫為SORCE原則,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要性)。
a. 起居生活
由於沒有匱乏(Scarcity)與由其產生的各種社會限制,現代世界的所有人均可按自己喜好完全隨意生活。
i. 飲食
現代世界的絕大部份糧食生產均由阿帕狄負責(之所以是「絕大部份」是因為小部份糧食由人類為消閒而參與的休閒農業生產)。阿帕狄會分析每個人的特徵,並按此設計出最佳飲食餐單(此最佳並非單指營養,亦包括其口味喜好),當然,個人有權選擇按建議餐單進食、還是自行選擇。
ii. 居住
雖然城市有劃分生活及核心城區,但個人是可以隨意選擇生活地點的。生活城區本身提供足夠所有人口居住的居所,但若個人不喜歡家居生活,他 / 她可選擇在戶外任何地方生活。
iii. 出行
城區內:人們可按其需要隨時隨地召喚自動化交通工具代步,此外城區內亦有人力單車提供(代步兼具康樂用途)
跨區:由於每個城區不但完全自給自足,而且結構亦完全相同,城際運輸似乎並非必要,但人們各自還是會有遠行的理由。城際運輸主要倚靠大型飛行器、城際列車,以及船艦,偶然會有人透過海上城市緩慢飄流到目的地。
b. 價值觀
i. 倫理關係
現代世界沒有舊世界錯綜複雜的人倫關係網,人倫關係除血親(現代世界的血親關係除了證明生物學上的聯繫外,並無賦予任何人額外權力及地位)之外,就剩下四種關係形式:
1. 伴侶(Couple):即類似舊世界的婚姻 / 戀愛關係,但它並不具排他性及佔據性,是一種開放式關係
2. 夥伴(Partner):就某事 / 目標有協作關係
3. 朋友:與舊世界定義大致相同
4. 同類(Homogeneous):縱使互不相識,現代世界中所有人均視每個人為自己的同類,任何個人行為均應以不損害同類福址為前提。簡言之,人類個體可視為屬於一有機個體內的一個細胞
註1:2與3並無衝突。
註2:性行為在現代世界是作為一種純生理活動看待(既為滿足生理需求,同時亦可視為一種休閒活動),並無舊世界所賦與的任何宗教倫理含義(換句話說,偷情、亂倫的概念並不存在)。此外,在性概念已經被完全去神秘化(Demystification,即將某種事物的神秘感去除,使其不再引起他人的好奇心)的情況下,人們一方面對性行為早已失去好奇、另一方面因習慣面對性象徵(如真人裸體,或各種圖像資訊,性暗示文化基本上不存在)而產生鈍感(Desensitisation),故此幾乎不會產生非理性的性衝動。而事實上,社會亦無規定人們需要穿衣外出。
ii. 是非觀
現代世界的是非觀完全建基於五項原則。任何行為只要同時符合以上五點(或不違反上述任何一點)就是正確,反而亦然,這可說是這號稱「徹底擺脫法律枷鎖」的自由世界唯一的法律(雖然它並不被視為法律,實際也沒有相應懲處)。
iii. 目標觀
同ii,人們所追求的一切目標均以促進平等及集體利益為原則(同時不違反另外三項)。但現代世界並無成就壓力(舊世界的學業 / 事業追求),因此漫無目標生活亦不構成任何生活問題,也不會受到任何批評及壓力。
iv . 群體觀
並舊世界最大的不同,現代世界對群體的理解沒有你我之分,所謂的群體就只有「我們」一個(即全人類),故舊世界的群體間衝突及競爭行為均不存在,有的只有群體內合作。所以現代世界不存在競爭活動,因為競爭必然有引起衝突、紛爭、歧視、妒忌等問題,所以舊世界的競爭及 / 或對抗性活動及遊戲(如足球、籃球,以及各種武術搏擊競技)都不復存在,或被修改至沒有群體競爭性的存在。
v. 生死觀
現代人類對生命沒有任何舊世界的宗教及文化想像,認為萬物生死就是物質在自然世界中按不同形態組合、分解的循環過程。人們樂於生活同時,亦對死亡無恐懼之感,因為人的所謂「死亡」,不過是構成人類軀體的物質由構成「人類」轉化為構成其他物質,或者說「以其他姿態重生」,從這角度而言,「我們」都不會死,只是不斷以不同的形態活著。故此,舊世界的任何悼念死亡行為均不存在,一來「我們」都不會死,二來悼念行為違反SORCE原則。
c. 人文創造
由於生活所需的所有用品均由阿帕狄生產,再加上理性及整體思維影響,人類基本上對舊世界的藝術創作行為並不熱衷,充其量作為其中一種不會上心的休閒消遣活動。
i. 美學觀
基於理性及整體思維,現代人類沒有舊世界人類的美學觀,因為「美」與否這一概念本身已經與五原則抵觸(客觀、科學、理性)。現代人類關注的,是物件本身的客觀指標高低(耐用性、操作效能、資源花費效益比、泛用性等等),而非物品有否「美感」或「獨特性」等對實際生活無關痛癢的問題,尤其強調「獨特性」這一點有抵觸「集體」原則之嫌。
ii. 文學
現代世界仍有文學創作,但題材與舊世界截然不同。現代文學基本上都按照五原則撰寫,主要分類如下:
1. 探討科學知識
2. 探索未知世界(指現實宇宙範圍內的世界)
3. 團結與和平
iii. 音樂
按現代人的理解,音樂只是空氣中一連串不同振動頻率所組成的波動,而且沒有任何客觀資訊能傳達(文學還能傳遞實用資訊),並不值得在此花時間。因此,現代世界沒有舊世界所理解的音樂創作,雖然還是會有人演奏樂器,但純粹作為休閒消遣之用。
iv. 美術
由於亞帕狄能完美生產所有物件及圖像(包括達舊世界名作水平的作品),因此舊世界的美術創作(繪畫、雕塑、書法)已顯得多餘。如同音樂「創作」一樣,美術只是人們其中一種休閒消遣活動。
v. 影視娛樂
亞帕狄本身不主動生產影視娛樂作品,需要有志者向亞帕狄提出要求。亞帕狄會直接讀取有志者大腦內的資訊,然後按此生產。當然,由於社會文化關係,影視娛樂作品的範疇與文學作品基本相同。
vi. 舞台藝術
現代世界沒有舞蹈、戲劇等舞台表演藝術。作為視覺娛樂,有更好的選擇;若視作體育活動,亦有更加有效鍛鍊身體的活動。而重要的原因,是現代人類沒有舊世界的美學概念,因此無法構思表演方式。
d. 宗教
科學(Scientism)原則下,宗教完全失去號召力,與大部份舊世界的事物一同被淘汰。與此同時,現代人類不會展現出任何舊世界的崇拜行為(不論對宗教象徵、人類、靈體),唯一例外是對自然世界(嚴格而言是「尊敬」,與感性或靈性上的崇拜不同,那是建基於對大自然運作機制作深入研究而產生的讚嘆之情。)。
e. 命名規則
所有人出生,此人的所有資訊均會被登記在系統的資料庫,並會獲分配一個獨一無二的號碼以資識別(跟出生證明書原理相同),這組號碼是現代出生的人類的證明,凡人皆有,但當事人本身無需知道,因為這是阿帕狄用以識別個別人類身份的號碼。編號規則如下:出生年月日+都市帶代號(12字母)+城市編號(數值)+城區代號(12字母,如城市大於一級,則加上代表環數的前綴:第二環=Second、第三環=Third)+分區代號(12字母)+性別代號(男=M、女=F、雙性=B、無=N)+序號(第幾名出生者)
例:4040103α12βμF(12)
意即:404年1月3日於Alpha帶12號城市Beta城區Mu分區第12名出生的女性
至於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命名,則全屬個人喜好,無需向阿帕狄登記一個「法定姓名」,意味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更改自己的名稱。當然,人們的命名方式,大致仍按照SORCE原則,因此不少比較「科學」的詞彙,亦成為了人們的選擇,例如三角幾何圖形、代數方程的符號等等(舉例,有人可能把自己的名字叫作泰安格(Triangle))。
ns 15.158.61.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