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了一個有關輿論學的講座,看待世界的角度又闊了那麼一點。這次想就著城中熱話「修訂《逃犯條例》」說些甚麼。
對比於幾年前的「佔中」,這次反對派的輿論力度明顯提升了。而且反對派背後的輿論掌旗手很厲害,懂得多方面進攻,感染起一群又一群民眾的情緒。
這樣說好像在醜化反對派,但其實輿論的目標本來就是那些不願意動腦的人。在選舉戰上、廣告或是媒體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有沒有察覺到而已。
輿論戰本來就是在賭目標群眾願不願意花時間去思考。
現在這個資訊泛濫的年代,我們不怕找不到資訊。我們怕的是那麼多資訊,怎樣分辨其真確性與可信性。你想懶嗎?那就變成一個任別人用「資訊」操控的人偶吧?你想認真嗎?你想挑哪樣認真?你不會有時間確實每天接收到的所有訊息,甚至說你沒有能力去確認某些資訊的真確性。
輿論戰在攻的就是這一點,一點怎樣也修不好的缺口。
說回來,當我察覺到這幾天在網上被動地接收到的都是反對聲音時,我覺得我有打醒精神的必要。
我認同政府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也理解上街人士反對的想法。但看著民陣發言人越喊越多款要求時,反而讓我去思考他們提出的訴求是否合理,程度有否太過份,這要求真的能讓香港變得更像我希望看見的香港嗎?
我不想被別的聲音同化。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大正義下藏著小歪念的情況。如果不顧一切地順著大正義服下小歪念,我跟被溫水煮沒分別,只是煮我的人不同而已。
當你發覺身邊只有單一聲音時,你需要覺醒。或許是你早已深受輿論的禍害;或許是你沒有在意聲音細微的分別。
再看看這場輿論戰的另一方,是那個活在過去的林鄭月娥,那個完全不管別人怎樣看待她的林鄭月娥。先拋開政見去看她的記者會,我真的不明白她為甚麼不花點心思去救回形象,而是去攻擊記者不守規矩多問了問題?就說明了她真的沒有公關概念。政府本身就容易成為輿論的戰靶,不管林鄭月娥是不是真心想替香港做事,輿論與形象總要花點心思跟時間去維持吧?為自己也要做吧?
想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求職員工,你是要先工作讓人看見你的實力才聘請你;還是先讓人覺得你能幹,聘請你後才讓人認同你的工作能力?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說話、表達、輿論等對外展現自己的能力越來越重要,以為自己是珍珠,默默耕耘相信總有一天有人發現自己的念頭已經不合時適。別人稱這些叫軟實力,在我看來明明是硬得跟甚麼一樣的硬實力。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你想成功的話,就擠身至一個領域的頭10%,或是你同時擠身進兩個領域的頭20%。如果你目前只能站於一個領域的頭20%的位置,說話是一個建議發展的另一領域。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