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己及人。——孔子
想像自己要下一盤棋,是不是為了知道自己該怎麼走棋就要設想對方可能會下的局面?那麼在存粹利己地計算如何提高勝率,是不是雙方都能精進棋藝?結果就是有非常強烈的利他成分。不過絕大多數的情況不會在實戰中遇到,這就需要靠學習棋譜、技巧等,甚至看以前的比賽。
但有沒有經驗還是有差,例如一個人沒餓過,或者不知道什麼感覺是飢餓,那麼他對於飢餓的瞭解就非常有限,很多情況就只有字面理解。比如看到「飢荒」代表同時同區域的人都一直很餓,所以很嚴重。
做到利他的前提之一就是對自己足夠瞭解。如果看到一個拄拐杖上車的人,一般人都會讓座,但這個主要是因為讓座文化。讓座的概念要求「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然而「設身處地」是什麼?白話文就是「如果是自己,希望怎麼被對待?」當然有少數人有不同的期待就暫且不論了。
這個公約前提,其實老早被略過了,也避開它天生不穩的立基,取而代之的是教育,包含言教與身教,車內廣播、博愛座標誌、他人的讓座行為等等。這個意義就改變了:你不讓座小心遭到側目、公審等等,雖然做到沒有任何獎勵。不過也正因為沒有獎勵才會躋身美德、品格等。更退一步說,不跟著這麼做很違反人性,也就是從眾效應。
更一般地說,要實踐品格首先要活著,活著就得考慮自己怎樣才能活著,這就是底層條件的根基。比如吃素,為了不殺生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植物也有生命,甚至任何能吃的都有細菌,吃下去胃酸就開始殺菌,細菌也有生命,最後就沒得吃了,那把自己餓死不算殺生嗎?所以從飲食這部分就完全立著利己的大前提。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對環境也有積極作用。例如在工廠工作,注意自身安全肯定有自利的因素(不等於動機),不過同時也降低外部成本;去學校上課專心聽講,對吸收課程內容有幫助,同時也對保持上課秩序貢獻一己之力。
所以利他並不代表絕對的自我犧牲,如果應報理論成立,或者至少對於深信不疑的人,利他和利己的結果一樣,最後都會報應到自己身上。
另一個角度來說,純粹利他假設存在,就會給受的一方產生虧欠,至少還有人情債,但這樣純粹利他就不成立了。動機的話可能成立,只是在達到之前的狀態是考慮自己。
最後討論一下「推己及人」的文義:經典解釋是「推想自己的情況然後類推到他人身上」。因為是類推,所以會存在各種例外。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人會透過經驗、教育來修正,超出經驗的也得以構建。這些透過群體的實踐與傳承,逐漸將利己的基調邊緣化,就像《后翼棄兵》裡的選手研究局面不會再從基本規則開始。
ns 15.158.61.1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