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稿寫於2014年3月16日)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jHYsbi1yo
這是一個無甚學養的卑微作家的小小信仰反省。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RaHEEx3oK
預苦期(Lent)-又稱大齋期或四旬期-是一個基督教節期,從聖灰星期三起直至復活節前一天,主要進行為期四十天的克己禁戒行動,最經典為禁食,其主要目的是預備信徒迎接耶穌基督的復活,並爭取省思自身信仰的空間。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eTA33S9tX
在不才有限的閱歷和認識裡,這個節期其實相當陌生。短短廿餘載的人生都覺得復活節只是意味著假期和受難節崇拜,哪裡又蹦出一個來歷玄遠的預苦期來?
然而仔細想想,這傳統大公教會看重的節期可以經由我們的想像力變得更為切身。
你我處身的香港信奉資本主義,奉中環價值為圭梟,消費主義因而大行其道。消費主義鼓吹的是透過推動消費造就經濟,推動消費的方法則是不斷尋找及製造需求-這意味著需求本身可能並不存在。
在不才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中之中,有這麼一句精警的說話:
「所謂市場決定一切,最終一切都是由大企業或跨國企業控制及支配。」*1
該文筆者引述哈維(David Harvey)於《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一書的批評,指新自由主義者(Neo-Liberalist)的「不干預自由經濟政策」信念只是神話。*2 不才頗感贊同,由政權到經濟上的統整社會力量重心轉移可說是冷戰時代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對抗的最後結果。不才沒有確鑿資料和證據,僅是依照常理推斷,雙方陣營為了在意識形態上爭勝而採用的大量政治宣傳,應該多少是導致今天資本主義席捲全球的誘因之一。
消費文化真正致命的影響,在於對領域主權性及自主性(Sovereignty of the spheres)*3的破壞。簡單的說,就是令人以消費者的眼光看待非消費性的活動,例如教育、醫療、宗教等。以教育為例,假設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學生,但在消費文化的侵蝕下,教育機構看重學費收益多於對學生的造就。同理,消費文化亦扭曲了基督宗教在人群眼中的價值,造成現時宗教消費多於信仰委身的局面。
若要小總結一下這個粗疏推論,可以簡單地說信仰的核心價值被消費主義騎劫了。世俗中最有力的權勢也許不是某個國家的政權,而是金錢。
拉到個人層面來看,抱有消費者心態的信徒如我總免不了用各種準則評價某些教會活動,想著:教會崇拜能夠帶來心靈慰藉?講道是否對胃口?主日學內容是否實用?
並不是說信徒不能因個人情況而作適度的調整,然而太多的消費者想法卻會導致價錢(Price)取代價值(Value)的現象,也令基督信仰的核心由背負十字架變成花費時間與金錢換取宗教服務的交易。
事無黑白二分,不才無意揮筆針對市場制度加以撻伐。事實上,市場制度經已是你我賴以維生的工具之一。但對消費文化的反思可以帶來的對現存事實的質疑,也帶來更多的另類思考(thinking otherwise)。
作一個略嫌牽強的比喻,當年耶穌面對羅馬帝國,以及今天教會面對勢力蔓延全球的消費帝國,兩起事件其實頗收對照之效。在鐵腕強權下,耶穌沒有正面衝突也無左右迴避,只以「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方式抗爭,最終在十架上付上性命的代價就義;處身在消費帝國底下的教會,又要如何詮釋她元首的行動並跟隨之?
預苦期的實踐,就是答案之一。
透過禁戒喜愛的活動或食物,覺醒自己對那件事物的依賴,反省自己生命對各樣範疇的排序。當消費帝國勸誘人們為滿足欲望而消費,預苦要求信徒禁戒欲望,作為對消費主義的另類抗爭。
當一個宗教消費者是輕鬆的,消費者一旦感到服務提供者的服務不稱心如意,換一間就是了;信仰委身者面臨的抉擇則困難得多,他們得要計算代價,承受內在的掙扎和外在的艱辛,內有懷疑、孤單,外則有旁人的不解甚至嘲弄。
不才不敢有何高言大志,只想可以略盡基督門徒的責任,邀請眾弟兄姊妹憑基督的恩,一同嘗試跟消費帝國唱反調。
註解
*1: 駱穎佳,《欲望的錯置:全面市場化社會對教會的衝擊》,《信仰市場‧消費教會:消費主義與當今教會》(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3)
*2: 大衛‧哈維,《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頁21
*3: Abraham Kuyper, Letters on Calvin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31)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ZCtnoRW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