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黑色的;牛奶,是白色的。
兩種最對立的顏色,混在一起,卻又是如此和諧。
喝咖啡的人,多少會對咖啡本身的色、香、味有要求。喜歡喝咖啡的人,對於奶也有偏好。
除非像筆者那樣,是乳糖不耐症患者,受不了全脂牛奶的,則會另覓平衡點。
最簡單的就是喝「齋啡」。齋啡好處很多:論健康,它是全咖啡室最低卡路里、最低脂;論價錢,一般而言齋啡是最店裡便宜的;論品味,齋啡最能品嚐咖啡本身的色香味。
所以我在咖啡室,有一半是點齋啡的。其餘時間,則要看當天心情或者店家有甚麼推介新品。
有一次,我和認識了一段日子的咖啡師談天,他對於香港客人喝咖啡的品味甚覺奇怪。
「在外國,客人點了咖啡後就會放讓咖啡師精心調配。」他說。
在香港呢?咖啡師就只是「人型沖啡機器」。一杯咖啡被客人高度改造:轉脫脂奶或豆奶、啡糖轉代糖、加玉桂、濃朱古力……一杯本來只有咖啡豆、牛奶和糖的飲品,彷彿變了自助餐的沙律吧,客人喜歡怎樣組合就怎樣組合。
「本來客人付了錢,你喜歡怎樣就怎樣,我也看化了,」他續說道:「但是喝了一口發覺味道不對勁,全部都算到我的頭上,變了咖啡師不濟,這就真的不公平。」
一杯胡亂堆砌出來的飲品(已經很難說這杯還是叫咖啡),味道當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但客人當然不會覺得自己的「創新」有問題,問題是來自店的材料、來自咖啡師的手勢。不是你煮得不好,就是你的用料低劣。
說起來,筆者對於酒和咖啡的味道要求很簡單:原味。
只有原味,才是品味一樣東西的最佳方式,才是看一件事情的最佳角度。
用手機拍攝時,我喜歡直出原圖多於後製、聽歌鐘意不用調節器、買衫鐘意淨色原色多於花紋、吃東西偏向不用醬汁……
這時候,咖啡師看到有客人用手機app落單,看了看,便向我說道:「就像這張order,凍朱古力咖啡,少冰,不加甜,3泵朱古力,不要忌廉,多朱古力碎。你猜做出來會好飲嗎?」
我微笑道:「放心,我是試了幾次配出來的,味道不錯。」
ns 15.158.61.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