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電影流淚嗎?或許,你有多久沒哭泣、沒流淚?一談及這問題,一般男生會衝出來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有下一句啊:「只因未到傷心處」(註:Google 大神會幫到你找出處的!)
寫《生活的藝術》大師級作家林語堂(1895-1976)說過看電影流淚,寫《看電影心得》的日本歷史作家及電影評論家池波正太郎(1923-1990)也如此說過。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躲在黑暗電影世界中,靜靜地為電影中人和事而流淚沒什麼大不了,反而能夠流人心得到了洗滌。
作為影評人,多年來都在努力;除了看電影,當然還有要自我修養:不只是編導演的人才需要,看電影的也需要啊!像Rudolf Arnheim(1904-2007)這一位原型心理學大師的《Visual Thinking》(註:書中的名句:「Seeing is Understanding」、「Visual Illiteracy」非常有名,也影響深遠。) ,以及《Film as Art》(註:書中介紹了不少如:「蒙太奇」等電影理論及技巧。) ,還有法國著名電影語言學大師Christian Metz (1931-1993)對電影所說過的「Plausibility」等……筆者都是深深受教且得益匪淺的!
電影,之於筆者是,左右腦同時開動:左腦看的是電影邏輯,看電影其中的「Plausibility」,以及能否自圓其說,尤其推理電影;右腦要感受的是電影情感,感受電影其中的「Sentiment」,以及能否產生共鳴、通感。
直至今天,當筆者重看舊文章評舊電影也好,如果合適的,筆者也是向各位讀者推薦的。好書不厭百回讀,像中國四大名著、Jane Austen、石黑一雄、Leo Tolstoy 等;同樣地,好戲不厭百回看,像奇士洛夫斯基(1941-1996) 、Woody Allen、李安、許鞍華等。(註:好書好戲很多,不能盡錄。)
在IG、Tiktok、Youtuber橫行的時代,電影、文學、藝術、文明的意義何在?或許,生命在於生活,生活在於藝術、文學、精神心靈的文明,這或許才不枉此生吧?
後記:
當筆者在M+看藝術品的時候,有一個年輕母親叫三個妙齡少女跑到給遊人坐的沙發上來,然後她叫三人齊齊把眼神看上望,用手機影了一張「藝術相」。筆者向她說:「你的可能更有藝術氛圍」,她只笑而不答;又問今年十一月後M+要收入場費120港元,四人要480港元,會來嗎?
「看心情」四人不約而同地答。據聞,十一月會有「草間彌生」展覽,於是她們又答會來的。還好,對一些香港人來說,「藝術?識條『鐵』!」這,是筆者M+親耳聽到、親眼看到的現象;面對展牆上擺放了一些金屬製品,有人如此說也無可厚非吧?
藝術、文學、精神心靈的文明,從來見仁見智的;至於如何能夠提昇,或要靠吾輩的努力吧!
PUMPKIN, 201019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ZY1ueE5vA
©YAYOI KUSAMA / YAYOI KUSAMA STUDIO Inc.
來自草晶彌生的<南瓜>,究竟又有多少人看得懂?19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b3QTfU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