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讀者希望寫一下愛情故事,不過他不曾試過交往,也沒有浪漫關係,這樣要如何入手呢?這對不少創作者而言也是個大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要寫的劇情自己也沒經歷過,要怎麼辦呢?
首先要判斷那個部分是不是你故事中必要的元素,比如讀者是想寫偵探故事,愛情只是副線,既然是副線有沒有必要寫呢?好,就是要寫,那接下來又怎麼做?我覺得至低限度你要對那個元素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在這個例子中就是愛情線。
本來寫作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如果根本沒東西想說卻硬來,到頭來故事還是空洞無味的。如果這條愛情線還是副線,就更顯得可有可無。是主線的話又如何呢?對,現在你就是要寫一個愛情故事,那是主線不是副線,但你不曾談過戀愛,對戀人之間會做什麼毫無頭緒,對愛情也沒有自己一套看法,重點在於這種狀態下如何建構你對愛情的看法。就像我們要寫殺人犯的故事時,我們不必殺一次人,透過四種資料搜集就或多或少能讓你對實際情況有點概念,而且也能建構出自己想說的訊息。
第一種是你親身嘗試一次,要是寫殺人或是太空人的故事是比較難做到的,但親身體驗永遠能讓你體會到實際操作上的細節,而且情感衝擊是最強的。一個沒當過洗碗工的作家,你讓他去洗一個月碗他也有大把題材下手。從洗碗工的體制說到薪水,再到手部破皮的刺痛,認識到的叔叔姨姨各自的故事,又或是偷懶時邊洗邊聊天南地北……同樣的如果不懂戀愛那就嘗試戀愛吧,哪怕你不曾有過愛的感覺也無妨,當然也要告訴對方這只是一場體驗啦,人家真的愛上你就不好了。跟朋友說一下基本上還是能演演情侶遊戲的,那麼你就對情侶之間會做的普通事有個基本概念。即使沒有相戀的經驗,也許你有過單戀的經驗,那時的感受就是最佳的材料。你是覺得暗戀很笨?還是暗戀時因全心全意愛著一個人而感到充實?你覺得暗戀不一定要擁有對方?還是最後沒法在一起的暗戀是毫無意義的?這些都是你能著墨的地方。
不少人說過好故事就是人生經歷疊加而成的。隨著你的年齡增長,你的價值觀、眼界、思考高度、生活經驗都會比年輕的作者來得多,所以你會發現好作家大多是三四十歲出頭,五六十歲又能寫出更有深度的作品。可是並非僅僅只靠經驗的累積就能寫出好故事,兩個同樣三四十歲,有差不多經歷的作者,除去天份的影響,真正分出他們作品高下的地方在於,哪一位作者對日常經歷有更多的思考。思考就像時間囊,是不限時間空間,只要你能常常啟動思考過程就能精進自己作品的廣度和深度。多進入思考的領域等於進了《龍珠》中的壓力倉練武功,對每一位作者都百利而無一害。我認為一個作家最重要具備的兩個特質是多觀察和多思考。同樣的愛情故事,別人看到的是背叛而分離,而你則在思考背叛的原因。也許是一方在關係中得不到肉體滿足或精神滿足?又可能背叛者從到頭尾都不愛對方,又或者背叛者被童年父母的愛情觀所困沒法真正相信愛情。同一個表象有成千上萬種組成的可能性,多思考就能看得到更多,甚至足夠鑽牛角尖的人還能鑽到別人沒想過的地方裡去。說到底,如果是在建構自己對某個新議題的看法時,細心觀察和多思考無比重要。為何一個洗碗工沒法寫出故事?假設他們也有基本的寫作能力,他們天天洗碗理應最了解這個行業,可是作家還是能抽取洗碗體驗中最精簡到肉的部分寫成故事,並傳遞自己的想法和有意義的訊息。至於觀察則是在生活中察覺無所不在的素材,你可以觀察自己也可以觀察其他人。一個正常的作者會說自己人到中年,一個好作者會說感覺到自己的褲管愈來愈緊、髮際線向後移、上樓梯時開始喘氣、做愛時老二不夠硬……這些細節的描述就是從作者自身出發。觀察他人就需要配合一點幻想力,你可以從別人的舉動推測他的內心,在街上看到情侶各自在按手機,也許他們已經進入老夫老妻的階段,又也許他們快到分手的邊緣。在IG限時動態看到別人常常發悲傷的失戀歌詞,可能他剛分手,也可能是在吸引其他異性的安慰。多觀察多思考,是當作者的必備技能,我沒見過好好鍛煉這兩方面的作者說過自己沒有靈感。有關靈感的部分容我下篇再為大家說一下,尤其是我當上編劇的這些年來,凡是在影視行業待過的寫手在工作時都不會說自己沒靈感,截稿日才是至高無上的神。
第三種是專訪,《鬼影大盜》的精彩犯罪情節有大部分是作者在暗網和紅燈區酒吧到處找可疑的犯罪人士,以請喝一杯或付錢的方式做訪問。雖然這種方法我是不太建議,但不用那麼極端的話,你要寫愛情故事就找個戀愛過的朋友做個認真的專訪。戀情是怎樣開始的?他們日常生活如何相處?他們會因什麼吵架?鬧分手後是誰哄對方?跟兩邊都熟的話就分別聽聽二人怎麼說,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矛盾點。專訪的好處在於深入,而且一對一的對答讓你在馬上有想不通的問題時也能問到對方。不過他們的經驗受限於他們的生活,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解答。有時一些非規則性的情節就得靠作者以幻想力補完。什麼是規則性的情節?比如護士醫生照顧病人的日常過程,或做手術時的步驟,又比如警察拘捕犯人後的程序。有時我們會發現當作者不曾接觸過那個行業時,一些規則性情節要是以幻想補完可能會出錯。比如警察直接闖入某人家中搜索證據,其實他們需要搜查令,而屋主也不可能就此什麼都不說任由他們搜家,他也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他的家是私人財產,就算是警察也不能隨便進入。又比如我看過有作者設定角色年齡很年輕卻已經是專科醫生,但實際上當專科醫生所需的年資有一定要求,所以角色在那個歲數是不可能成為專科醫生。這些在社會上都有規則規限,所以腦補時要特別小心,特別需要資料搜集。反之非規則性的情節比如是情人之間的互動、家人之間的互動,都可以任由作者填空白。例如你專訪的朋友是異性戀,而你想寫有第三者的同性戀故事,雖然你的朋友受限於他的戀愛經驗不百份百是你心中的設定,但他的戀愛經歷也可作參考,然而由作者自行腦補一些他沒說過的情節也是可以的。
頭三種是不曾被人為過濾,屬一手資料。最後一種就是看二手資料,不論是新聞專訪(由筆者過濾了資訊後再寫成有特定主題的文章)還是電視劇、電影、小說等等都可以看,看故事中的情節如何發展、人物如何成長、面對的問題、內心的糾結等等。只要看得多,你會發現特定主題的故事通常都有差不多的框架,相遇、相處、分開,情人雙方的成長等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唸時也會偷是真的,當你看得夠多,你自然摸熟了大概的走向,下筆時便不會完全空白一片了。多看多觀察這兩個技能也可以在此發揮功效。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開始接觸新領域時,一切的故事都是新鮮的。我記得剛開始接受日本動漫時,有很多經典神作可以看,每部作品都那麼有趣。可是後來漸漸覺得沒什麼新作品好看了,更多是重看自己舊日喜歡的作品。剛開始讀日本推理小說時也一樣、外國奇幻故事、看韓劇等等都一樣。在經濟學上是LAW OF DIMINSIHING MARGINAL RETURN,反正就是你做一件事愈多時得到的實際效益就愈少。我可以想像一個之前沒認真接觸過愛情故事的作者,在決定要寫愛情故事後就會看很多愛情作品,一開始也許能接收到很多有用的資訊,但到後來便覺得很多作品都大同小異了。這時就把喜歡的作品抽出來多重看,多觀察和思考它為何與別不同,好好學習這部作品出彩的地方。
而在最重要的建構自己一套看法上,我建議大家去看特別討厭的故事,不是喜歡的故事,喜歡的故事你會重複看很多次好好地分析和研究,但討厭的故事你可能看一次就拋諸腦後。不要這麼做,討厭的故事也要多看兩三遍,感受一下作者想傳遞的訊息,如果他不停告訴你︰「愛情很美好!」你的內心自然會反駁道︰「不,愛情並不全是美好的。」人就算對某個議題完全沒感覺,只要聽到別人在強行把對那個議題的看法硬塞進你的腦袋,你是不太同意的話自然會想反駁。那個「反駁」就是你想說的訊息了,整個故事都圍繞著它就好了。就像《馬男波杰克》說過︰「童話故事最後只告訴你有個快樂結局,可是快樂結局的下一天呢?」我就看過不少天真的青少年總是以為愛情是怎樣的,到頭來卻在現實中摔得頭破血流,大叫著愛情不如他所想。這些人如果能想愛情故事,一定能好好反駁童話故事那種王子公主美滿快樂生活下去的訊息。網上也常常看到︰「王子公主美滿快樂地生活了幾天,就為家務歸誰做吵了起來。」那些訊息不一定是愛情,也可以是友情和親情,甚至是個空泛的概念。比如故事在說︰「人力敵不過命運。」但你不同意,你認為︰「人定勝天。」那就寫一部主角反抗命運的故事。任何元素你都能找到一部你不同意作者說法的作品,不停去看的話就能累積你心中不吐不快的衝動,往後下筆時就自然有一套你的看法了。3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a4pbmEj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