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歷的,才是Champion. 波希米亞狂想曲後感--不負責任影評
5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3n4yKuwMJ
波希米亞狂想曲
(內有劇透門口在右上角)
利申,我是一個90後的廢青,有關Queen 的認識是零,頂多是少時候看過無線播放由木村拓哉主演的冰之驕子幾乎每集都會播一次 “We will rock you"和 “We are the champions”. 對於樂隊的電影,讀書時期看過一部”The Runaways” ,講述70年代的女子紅極一時的同名搖滾樂隊,我以為本部電影又會走同樣的路線,樂隊紅極一時,但主音吸毒瘀酒又跟隊友鬧翻解散等等的混亂結局。當然本部電影並沒有用這條公式化路線,反之人物的內心世界,才是本片的重點。
詩人從來是孤獨的。他喜歡Mary,但同樣喜歡男人。由他打電話給Mary, 再看一個男人走入廁所,Mary 關上門而男人打開門,已經開始暗示些什麼。我懷疑他不是喜歡Mary, 而是想成為Mary,將她擁有,永遠擁有。或者他真的很喜歡她,想以她為依傍。但世上從來沒有永恆,Mary最後還是脫下戒指,我看到有一種痛心。當你認為最可以依靠的人近在咫尺給你燈光,但原來是自己親手送走,無盡的孤寂以幾多酒精藥物去麻醉自己,以幾多派對與性愛讓自己沉淪,無非想掩蓋黑暗和空虛,同樣地在殺掉自己,殺掉創作,殺掉靈魂。
誰不曾迷失。幾多浪子在外,幾多家人在等待。要自我反省到覺醒自己開始糜爛引來果蠅去腐蝕,我不理解為何Mary一句說話就能醒覺。或者他就明白了這個女子根本不再屬於自己,又或者時日不多終歸有太多東西需要放手,需要重來。重新踏上舞台。由電影開端的盛裝舞服,到最後樸素的白的對比,由開始踏上舞台到最後揮手離場,或者,人必要經歷才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是真正的家人,什麼是真正的人生,才是Champions.
猶如巡行和匯演,我們只看到表演者的側面。其實我一直想起某個人。
那個人,同樣地在舞台上穿得妖艷,擺出姣妖的姿態吸引令現場歡呼。他擁有一種美麗的自信,他們都曾世俗質疑質問,但同樣用最後一口氣去為世人留下精彩動人的演出。或者無論是藝術表演者還是任何人,思想超越了當時世人的腳步時,必然會引起反效果。問題不在於思想本身,而在於當有一萬個人認為你的不對與歪,承擔一切的,必然是思想者本身。
但波希米亞,從來不受控制不受擺佈,渴望的自由自在與自我的性格,和搖滾同出一徹。電影中沒有多提及當Feddie Mercury 堅持派台Bohemian Rhapsody的後果,只是以文字彈出形式提及負評如潮,但下一幕已經是他們整隊人繼續演唱,或者如同他與經理人爭論時的那一句﹕「詩是任人解讀的」最佳演繹。
詩也好,歌也好,畫也好。從來被公開後,都不再屬於創作者本身。要如何解讀,每個年代每一個人都有其意義。如同我對這部電影的解讀,同樣有我自己的意義。
但,請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去扼殺與自己不同立場的思想。5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fiIyYGmML
做人要「劉三好」﹕ 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5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m9rlgNEXF
爸爸教的。
電影在最後重拍這段Live Aid,拍得非常細緻精彩。電影中他們說要唱到上火星,電影畫面與現實不同的是以天空為背景襯托主角,漸漸緩慢的步出鏡頭作結束。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再見,如同一代最後的終結。
5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dYchMjhLv
5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Kge4xyRFa
(其實電影大概也想同時表達爸爸和兒子之間的關係,隊友如何如同家人的關係,和Mary 和其他人之間的愛與Paul之間的似愛非愛。但很可惜每樣連點到即止都未夠就收手,連Paul 如何背叛Freddie 都只是一場以電視機播放來表達,所以整部戲要講劇情,實在有點不足。但歌舞不錯,最好選擇有杜比環迴立體聲那種才夠震撼。)
ns 15.158.61.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