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青》動畫第一季最後一集,相當於小說第六卷,有一幕由老師、陽乃、雪之下、由比濱一同演唱的橋段,我認為這一段非常精彩。
在青春愛情的故事中,總有幾幕很容易牽動觀眾/讀者的情緒,例如熱血的台上演唱、在夜空中綻放的煙火、兩情相悅的小兩口在海風輕拂的沙灘踱步、在象徵結束與離別的黃昏下互傾心事、在滂沱大雨中尋找因為鬧脾氣而跑掉的某人……
這些場景在戀愛故事中算得上套路了,也確實很浪漫。我們將其比喻為工具,戀愛故事善用這些工具來展現男女之間的糾結請感,可以用得好,當然也能用得壞。如果沒有提供充足的理由,向讀者說明「浪漫場景為何存在」,就會變成為了「放煙火而放煙火」、「為了唱歌而唱歌」,這樣的故事想必是空洞的。
因此戀愛故事的寫手安排這些看似浪漫的場景時,必須讓其在故事中發揮某些功能,不能「因為畫面很漂亮所以安排這個場景」。
我認為五人演唱在《果青》第六卷中發揮了幾個作用:
【反面襯托】:置身於鎂光燈之下,在舞台上高歌、演奏,揮灑汗水,讓全場的的觀眾熱血沸騰,想必是現充到極致的象徵。對於大老師來說這太過耀眼,他無法登上青春閃耀的舞台,只能委身於黑暗,所以這場演唱正好襯托了大老師在黑暗中潛行那種孤高(或著悽慘?)。
【故事主副線完美交接】:五人唱歌的目的是為了幫大老師拖延時間,好讓大老師找到相模南,與當時故事的主線故事緊密相扣。在《故事的解剖》中,作者對我們說如果故事的主副線會因為某些因素而互相交疊,那故事結構就不會太過鬆散,所以我認為「五人唱歌的副線」始終緊扣著「解決相模南臨陣脫逃的主線」這個故事設計非常好。
【關於細節的爭議?】:臨陣磨槍出來演奏真的沒問題嗎?如果是一般現實情況的話,應該唱得不太好,事實上城廻巡、陽乃和老師都曾經一起組過團,用的也是他們之前練習過的曲子,至於雪之下吉他馬上就能上手則突出她「天才」、人物塑造(天才這個設定就是用來將故事合理化的,真他媽的好用)。至於主唱由比濱,如果是歌喉不太差的人,在KTV點一首平常沒有練習過的曲子,可能也不會唱得太差。我覺得總體還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原作小說中強調正因為是非專業,略帶瑕疵的演奏,那種親切感才更能帶動現場的氣氛,所以他們不需要演奏出完美的樂曲。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臉書
ns 15.158.6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