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GtdwP0GY2
...X X X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pW696p8wV
。「鎮平庄為什麼叫鎮平庄?」兩旁樹林雜穢的一條大河溝,流經庄的南邊蜿蜒入海。臨近海邊的偏僻農村,雖說這是顏程泉從小生長的土地,但卻從不知道這個村莊,為何叫做鎮平庄。就像是小時候居住的三合院,神明廳的門上總會貼著一張春聯,寫著「四科第一」。但顏程泉也不解其意。曾經問過阿公,也曾經問過爸爸。但對阿公跟爸爸那個年代的貧窮農民而言,上學唸書可是件奢侈的事。因沒念過書,甚至不識字。所以阿公跟爸爸也都不知道,為什麼公廳的門上,要貼著「四科第一」。當然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居住的農村叫「鎮平庄」。時光苒荏,歲月如梭,有如大河溝西流向海的河水,滔滔逝水不息。七八歲起,從每天揹著書包,沿著大河溝旁的農路,走路到一公里外的武鹿里,上小學。小學六年畢業後,換成騎腳踏車,同樣沿著大河溝旁的農路,騎到二三公里外的清水國中唸國中。國中三年畢業後,經高中聯招,考上了鎮上的清水高中。於是每天踩著腳踏車,到四五公里外的鎮上,去上高中。高中畢業,經大學聯考,考上的大度山的東海大學。因路途遙遠之故,所以就此離開了農村,開始住到學校宿舍。大學四年畢後,兵役抽到了海軍陸戰隊,所以去南部當了二年兵。當兵退伍後,踏入社會工作,就此踏入了恍若無間煉獄般的窮途末路,與落寞潦倒的歲月。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bQu1RK63y
「少小離家老大回」眨眼已然年過五十。一個年過五十的人,依然一事無成,大概這個人的一生,也就註定一事無成。於是孓然一身的顏程泉,從貧窮潦倒的城市,帶著無恥厚顏,返回了從小生長的農村居住。鎮平庄內,雖然家人早都已搬走,但仍留下一棟四十幾年的老房子,沒人居住。於是顏程泉就獨自居住在這幢從小居住的老房子裡,打算利用無用的餘生,繼續寫下關於河洛人歷史的未完故事。由於著手編寫鄭成功的事蹟,收集了許多的史料。且從一本拿自國姓公廟的書中,顏程泉翻閱瀏覽,發現書中羅列了全台灣鄭成功廟的所在。而且有幾座鄭成功廟,似乎就在清水鎮內。仔細再看其地址,竟都是熟悉的地名,而且就在鎮平庄的附近。一座廟就在鎮平庄南邊的武鹿里,叫開化宮。一座廟則在鎮平庄北鄰的高美里,叫永奠宮。還有一座廟就在鎮平庄東邊的三塊厝,就叫鎮安宮。既然三座鄭成功廟,就在附近,且顏程泉正著手編寫鄭成功的事蹟,自然得抽空前往走訪一番。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G2pQKsXQd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Kmzw7JS7Q
武鹿里的開化宮,就在大秀國小大門口的斜對面。大秀國小,就是顏程泉小時候唸的小學,每天從鎮平庄走路到大秀國小,走了六年,自然對武鹿里頗感熟悉。雖說離開了近四十年,早已人事全非,以前大秀國小的大門,而今更已成了後門。然而一見那開化宮,卻立時喚醒了顏程泉童年的記憶。「原來這間廟就是開化宮!唸小學的時候,每天走出校門,就看見這裏堆滿了沙土。應就是那時候在改建這間廟!原來這間廟是鄭成功廟!」猶記國小時,經過這間正在改建的廟,總覺這間廟很大間。然而年過五十,再見這座廟,似乎卻沒想像中的大間。而且廟宇夾在兩邊的建築物間,更覺狹小擁擠。迎面走進廟門,且見兩旁盪金字的對聯,寫著─「開台拓土永參國姓人無恙」「化育蒼生共仰郡王神有靈」。
「開台」「國姓」「共仰郡王」...看其對聯,果然就是鄭成功廟。入得廟內,映入眼簾,貼滿金箔的神龕金碧輝煌,神龕中央宮奉的主神,正是開台聖王。左右陪祀的,左邊持大印的,為印神甘輝,右邊持劍的,則是劍神萬禮。神壇上還供俸有開台聖王的令旗與令牌。另外神龕兩旁也有對聯,寫的則是─「開國元始鎮武鹿」「代民康泰懷延平」。或因這座廟改建時,台灣的大家樂賭風尚未興盛。所以這間廟顯得蓋得有點比較小。不過廟內香火繚繞,古色古香,也還算是肅穆莊嚴。稍作停留,拍了些照片後,顏程泉即按圖索驥,趕往另一間鄭成功廟,即三塊厝的鎮安宮。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9Cq69JkU2
三塊厝即國姓里,與臨江里的鎮平庄中間,隔著四塊厝。鄉間小路繞來繞去,偶見一座大紅牌樓,就顯眼的豎立在路邊。牌樓兩旁的對聯,寫的是─「鎮台疆、海外奠基、掃蕩九邊弭世亂」「安鹿渚、敵前登陸、縱橫五代開太平」。牌樓中央,更寫有大大的四個燙金字─「開臺聖王」。「開台聖王」四個字那麼大,讓人從路邊經過,不看見都難。從牌樓下方的路進去,地頗偏僻,不過約五十公尺遠,就能看見左邊路旁似有個小公園,公園中央有個像是祠堂的建物,一旁還有一尊約一層樓高的鄭成功坐姿塑像。而公園再過去,就是一間規模不小的廟,坐落於巷尾,廟門口同樣大大的寫著「開台聖王」四大字。想當然耳,這間廟就是鎮安宮。雖說三塊厝也是個農村,人口也不如武鹿里密集,但這間鎮安宮的規模,至少卻是武鹿里開化宮的三四倍大。一進廟,廟門邊還坐了一個六七十歲的廟公顧廟。「阿伯!這間廟是鄭成功廟嗎?因為我正在寫鄭成功的故事,想拍一些相片可不可以?」一進廟,顏程泉東張西望,就跟廟公說,想拍一些照片。廟公老伯,點了點頭,說可以。卻又好奇問:『少年家!啊你是哪裡人?』顏程泉回答:『我鎮平庄人!』聽顏程泉是鎮平庄人,廟公即說:『啊你們鎮平庄,不是也有一間國姓公廟!』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YylGythSa
鎮平庄的鎮元宮,供奉的主神是開台聖王。實話說,因為顏程泉從小不喜歡拜拜,而且廟裡每尊神明看起來都一樣。所以顏程泉從小也不知道庄裡的廟,拜的是甚麼神!直到五十歲,著手寫鄭成功的故事,返回鄉下後,偶到廟裡看看。這才知道,原來庄裡的廟,供奉的主神就是開台聖王。或因聽顏程泉說自己正在寫鄭成功的故事。於是那廟公老伯,繼之帶點驕傲的口氣,又說:『我們這間廟,是在清朝康熙時就蓋的!全台灣的鄭成功廟,除了台南外,就是我們這間廟最老!所以你們鎮平庄的國姓公,也是從我們這裡分出去的!而且鄭成功帶兵來台灣的時候,就在我們這裡有駐軍。我們廟邊有一個公園,你有看到沒?公園內有一個古井,那就是三百多年前鄭成功在這裡操兵時,留下來的!不然我現在就可以帶你去看!』
「鎮安宮是清朝康熙年間,蓋的廟!」清朝的時候,台灣的漢人都還很少,且大多聚居在台南。康熙三十五年,有個叫郁永河的人,奉命來台灣開採硫磺,後來他還把在台灣的情景,寫成了一本書叫「稗海遊記」。據郁永河的記載,當時他從台南一路北上到淡水,沿途所見台灣大多都還是平埔族人,鮮少有漢人的紀錄。「廟公說,他們的廟是在康熙年間所建。倘若是真,那清朝康熙年間,在那個台灣都還屬蠻荒,漢人也還很少到台灣的時代,為什麼會有漢人居住在清水濱海這裡?除非他們是當年,被鄭成功派到這裡屯田開墾的士兵後代!」驟想即此,一個五十年來始終盤繞在顏程泉的腦海的疑惑,霎有如從深海的黑暗深淵,慢慢地浮出了海面。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MHvVjSP2v
「三塊厝叫國姓里!原來是這裡有當年鄭家軍,駐軍屯墾。古時候航海,若要登岸陸地,通常都得沿著海岸航行,尋找大河的出海口。再用小船溯河而入,將人接駁登岸。倘若鄭家軍在三塊厝這裡,留下駐軍屯墾的遺跡。那離這裡最近的大河出海口,無非就是清水大排的出海口。照此推論,當年鄭家軍應就是從清水大排的海口,登岸陸地!而鎮平庄就在清水大排的海口附近,所以應就是鄭家軍登岸後的第一站。軍隊從鎮平庄登岸後,再派往南邊的武鹿、北邊的高美與東邊的三塊厝屯墾。這就對了!原來鎮平庄之所以叫鎮平庄,應是三百多年前,因為鄭家軍在此登岸,建立的村庄之故。只因歷史太久遠,歷史也都被人遺忘,以致居住在鎮平庄的庄民,至今已無人知道,為何鎮平庄叫鎮平庄!殘存的歷史記憶,唯只留下民間的信仰與廟宇。於是從武鹿到高美,從鎮平庄到三塊厝,清水濱海一帶的廟宇,供奉的主要神明,都是開台聖王...」因為走訪鄰近的國姓公廟,一個盤繞在顏程泉腦海五十年的謎,似乎終於解開。關於「鎮平庄,為何叫鎮平庄?」這個當年問阿公,阿公也不知所以然。包括整個鎮平庄的庄民,也都不知道的問題,答案似已呼之欲出。
儘管,對於鎮平庄與清水濱海一帶,乃是當年鄭家軍的駐軍屯墾之地,答案已然明朗。然而顏程泉不知道的是,清水濱海一帶除了是鄭家軍的駐軍屯墾之地外,恐還是個鄭家軍與台灣平埔族發生衝突的古戰場。...
23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UAc8Sh9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