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金鐘添馬地區,是香港(前政權)的政經中心,不論香港特區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要駐港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總部均選址該區,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解放軍軍營、警察總部、中國銀行(香港)以及匯豐銀行總行等,仿如一個巨大的權力象徵建築群。
然而經過三年戰爭,這個象徵就如它所代表的階層,已經步入歷史——準確一點說,是「接近」完全步入歷史墳墓。這個當年香港統治階層的象徵,基本上已被砲火摧毀得八八九九,然而在已經化身為一個巨大廢墟的香港島,有幾幢建築物反常的屹立不搖,猶如白鶴立於群雞之中。
「政總、立法會跟禮賓府都僥倖成功保住,畢竟它們對於正在籌備的審判太重要,」惠惠質史諾比二人肩並肩的,沿著夏愨道往政府總部方向前行,道路兩旁所有能夠聚集人群的空地都已擠滿人群。「狗總原本也是打算保留的地方之一,可是黑狗們堅拒投降對抗到底,無法像政總跟立法會一樣做到無血開城,算是美中不足。」警察總部雖不至於像大多數港島建築一樣被炸成碎片,可是激烈的槍戰還是將整座建築物打成蜂窩般滿目瘡痍,縱使新政府將來打算繼續使用也不可能,因此現在只是一群等待拆卸的危樓。
與日間猶如置身沙漠的熱寂相反,入夜的世界反而熱鬧繽紛得多——人海之中各式各樣裝扮的人們,各有各的幹著不同事情——有安靜攤坐於地上的,毫無戒心地亮起手中那曾經被法庭判定為攻擊性武器的觀星筆,照射天上那片因戰火而摧毀香港的不夜城、光污染消失而再度朝香港露面的星空;有人戴上假髮、模仿徐小鳳的造型、開著音響引吭高歌,引來不少旁人圍觀打拍子,甚至一同和唱;有「黑塊」(見註)裝扮的與身穿黑色鎮暴服的人各自握著盾棍互相「博鬥」,「打狗」與「劏狗」的吶喊歡呼此起彼落,氣氛猶如觀看拳賽般高漲;亦有只不過單純享受相聚時光而相約一起、別無所求只為感受爐邊暖的。不過無論正在進行哪一種活動,大家之所以被凝聚到同一個地方,大概都是基於同一個理由——分享那有幸再度呼吸一口自由空氣的喜悅。
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公民廣場)旁、通往政府總部入口的螺旋樓梯,是三年前獨立戰爭伊始第一幅連儂牆的所在地,被稱為金鐘連儂牆或元祖連儂牆。雖然後來因爲該處被政府牢牢封鎖而令該幅連儂牆一度消失,可是連儂牆的本質就像野草一樣,只要有縫隙讓其進駐,它就會自行發芽生長。雖然經歷了三年時間,香港已經從最表面的城市外觀到最深處的民族觀念都面目全非,然而金鐘連儂牆卻始終如一,樣式與三年前的原初版本一模一樣——高處的「連」「儂」「牆」三隻大字下,密密麻麻的「Post-it」便利貼沿著樓梯牆壁繞成一個螺旋,恍如寄生於上的藤蔓沿樓梯生長。樸實無華的便利貼上,反映每個人的想法與感受,有單純的文字標語,亦有圖文並茂的迷你漫畫,甚至鬼斧神工的原子筆工筆畫,內容各式其色。
眼見兩人打算穿過人海,原本各有活動的人們無不自覺放下手上的事情,「退後一點——有人要進去——」大片人海中間漸漸浮現出一線縫隙,沿著二人的步伐方向緩緩延伸,直至人群完全分成兩半。不論惠惠還是史諾比,均被眼前這片神話般的景象勾起昔日回憶——百萬人級別的人海為讓路予道路緊急使用者,自律的朝左右散開,這「分紅海」般的畫面成為世人一時佳話,可是隨著戰局日益惡化,這種和平友愛的畫面亦一度消失於人前。
「不經不覺,這樣就過了三年啊......」
「我也沒想過,三年後的香港可以再現這片畫面......」
兩人沿途一邊向讓道的群眾低聲道謝,一邊朝立法會的方向前行。惠惠覺得,此刻自己就像角色扮演遊戲的主角,成功通過主線故事最後的試煉後,沿著長廊通往標誌遊戲通關的殿堂,她大概這輩子也沒想過自己居然能夠在現實世界親身體會遊戲世界一樣的事情,內心不禁興奮得飄飄然——雖然她實際上缺席了抗爭最艱難血腥的部份;反觀史諾比,對他而言不過是為隊友帶個路,沒甚麼興奮不興奮的——
「煲底每天都有小販賣吃的,而且都是自由訂價,沒帶錢也不打緊,但坦白說品質就因人而異了。」光復後的煲底我已去過好幾次,史諾比補充。
「吃倒是其次啦!」雖然解決口腹之慾是惠惠當務之急,可是的確如她所言,煲底的意義豈止於吃飯?三年前許下煲底之約的二百萬多人,最終有多少人成功赴約?三年之間,受傷的、退出的、流亡的、殘廢的、死去的,甚至叛變的,加起來佔二百萬人的百份之幾?能夠活到今日毋需左捱鎮暴警察槍棍、右抵藍絲鄉黑刀藤,無憂無慮的立於煲底之下,本身已是幾生福氣帶來的結果。
沿著添美道於厚厚的人牆中匍匐前進,道路盡頭左方的小轉角內,就是煲底的所在地,雖然感覺上整個添馬地區的人群根本就是煲底人群的延伸,令所謂煲底範圍的界線顯得相當模糊。
煲底已近在咫尺,只要再踏前幾步,當年的約定就履行了。兩人沿那略嫌狹小的轉角位一鑽進去,那懸浮於半空、形狀有點像半開蓋電飯鍋的落地玻璃建築物,以及容納巨大樑柱以支撐上方大樓的圓盤形空間再次映入眼簾,只是後者已被滿滿的人群掩蓋。
「煲底之下,除罩相見」雖然最終仍是無法一個不缺的共同赴約,但只有兩人的「相見」還是「相見」,而且還毋需再考慮蒙面問題。
就這樣,當年的煲底之約如今算是達成了——
——然後呢?
註:
Black Bloc,源於1960年代西德街頭抗爭者的戰術,透過統一所有街頭抗爭者的衣著打扮(全身均以無任何記認標誌的黑色衣物覆蓋)掩飾個人特微,以增加警方鎖定抗爭者身份的難度。
ns 15.158.61.46da2